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一号文件在基层|“一号文件”惠农政策宣讲进村入户

——农技推广志愿者走村窜户宣讲惠农政策

2019-03-14 09:31:26   

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今年一号文件发出强烈信号,以农民增收为导向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乡村振兴开启新征程。

“学习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让我致富的劲头更足了。我一定发展好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刚学习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陕西志丹县顺宁镇罗洼村村民李锋成说。

近日,志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入顺宁镇罗洼村宣讲“一号文件”精神,把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及时传达给广大农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强产业,才能稳增收。一号文件提出,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以“四优四化”为核心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产业融合方式,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振兴,农民增收。

宣讲中,志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志愿者分别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稳定粮食产量、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大家作了详细讲解,使现场的村级干部和广大村民对今年的“三农”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让广大村民对文件精神学深悟透,更使他们在接下来的春耕备耕中有了信心。

“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首先要不断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一方面要提升公益性农技推广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技社会化服务,加快形成‘一主多元’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网络”。顺宁镇罗洼村村支书李锋瑞表示,通过学习,他一定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村上的“三农”工作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工作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据了解,伴随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需求正向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拓展。为适应这种需求变化,这些年,各类科研机构、教学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种养大户等,以产业链为载体提供农技服务、解决生产问题,成为一支相当可观的社会化农技服务力量。一号文件提出,要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引导和扶持这些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支持它们承担农技推广项目。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