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8 10:54:00
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王朝阳
“《一号文件》中提出的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正是看到农村发展的问题,为农村发展把脉问诊后,采取的对症下药。”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揉谷镇田西村党支部书记田小雄对记者说。
3月14日,记者采访田小雄时,他依然忙碌着处理村里的大小事物,提及田西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状况,田小雄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在田西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以来,田西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变,村子先后完成了道路硬化、修建公共活动场所、通自来水、天然气管道进村入户等基础工程建设。村民生活面貌越来越好,人居环境显著改观。
说人居环境和服务设施,离不开村子产业支撑,只有村民富了,村子富了,才有改变人居环境和提升公共服务的经济基础。上世纪90年代初,田西村部分村民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的影响下开始种植红薯,繁育红薯苗。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红薯育苗已成为田西村农户致富的支柱产业。2015年6月村子成立了“杨凌田西甘薯专业合作社”,以红薯、紫薯种植及育苗,红薯系列产品加工销售为主要经营业务。2016年合作社成功注册了“田薯叔”商标,走品牌经营策略,让田西村的红薯苗远销甘肃、山西、河南、新疆等地,带动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通过电商销售、微信团购等多种方式,使“田薯叔”品牌深入人心,得到市场广泛认可,极大的提高了合作社成员的经济收益,为田西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去年以来,田西村通过建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先提升村子的软环境,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每个月村民代表和党员干部集中评议,在全村开展流动现场会,对农户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评议,目前软环境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田小雄考虑到,村子的人居环境及公共服务发展的越来越好,村子变漂亮了,还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等,产生附加的经济效益。他说,下一步,村子将紧密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根据村子发展实际情况,按照“民俗文化村”的标准进行改造,把高科技融进农村,智能家具、清洁能源替代替代传统家具和能源,把生活污水收集起来,经过生物处理方法,送进农田,实现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田小雄告诉记者,《一号文件》中提出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均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村子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通过发展壮大产业经济来实现人居环境的改变,只有让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让集体富裕起来以后,才能有够足够的资金实现人居环境的改善,面对资金匮乏的问题,田西村将依靠自身造血来实现,通过内生动力,激发整个村民自主改变对人居环境的认识,提升村民对良好生活环境环境的追求。
图为田薯叔甘薯合作社展览展示产品的小灶房
图为用地面植物设计的田薯叔甘薯合作社标识
编辑: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