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农机 > 正文

陈志连任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第六届会长

2019-03-20 10:25:27   

本报讯(记者 金娟)3月9日,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河南郑州召开。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及兄弟协会的领导受邀出席会议。

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副司长李安宁表示,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及换届工作是全国农机行业中的一件大事、喜事。近年来,中国农机工业协会认真服务会员单位和广大农机企业,为加快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农机领域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他希望,第六届理事会继续加快完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促进农机装备全产业链全面发展,优化农机装备产业布局,加强农机装备质量可靠性建设,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会上,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陈志对履职期间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汇报总结。“在第五届理事会期间,中国农机工业正处于由高速发展阶段的末期向中低速发展的新常态转变,被高速发展掩盖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短板和瓶颈问题逐步显现了出来,面对这些新问题、新形势,协会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任务导向的原则,围绕农机工业发展中全行业面临亟待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精心策划,有效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行业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陈志说。

在第五届理事会期间,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全面强化自身建设,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陈志自豪地说:“目前,协会秘书处现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研究生以上学历8人,占比47%,高级职称11人,占比65%,人才结构优势突出。”根据行业需要,2014年,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创新成立了农机企业家峰会,通过农机骨干企业高层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行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难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协会还开创性地创建了“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统计报送体系”,为行业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和数据,进一步完善了农机工业统计方法制度,深受好评。

作为协会,发挥好“桥梁与纽带”的作用至关重要。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每年都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农机组织和企业建立广泛业务联系,为我国农机工业走出去拓展渠道做了巨大贡献。另外,协会在协助政府、服务企业等方面成效显著,如与相关部门共同起草《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并协助落实;参与生态环境部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管理技术政策与Ⅲ、Ⅳ阶段排放标准制定与调研工作等。另外,针对零部件企业没有组织、没有行业等问题,协会主动成立零部件分会,组织一系列活动,实现了整机与零部件企业无缝对接,为提升农机工业水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经过近几年的共同努力,我国农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机工业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机制造体系,高端农机产品从无到有,技术水平不断升级。

会上,经过200余名协会会员单位投票选举,陈志再次当选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丁维利、王伟耀、王桂民等21位为副会长,其中范景龙、洪暹国、宁学贵为驻会副会长,宁学贵兼任秘书长,李有吉为监事长,王锋德担任副秘书长。

陈志表示,协会在2017年完成与行政主管部门的脱钩改革之后,面对农机行业变革和协会市场化双重考验,更加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总结、凝练、探索,最终要把协会建设成为政府信得过、行业离不开、企业真需要、国际有影响的行业协会。协会将充分发挥好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反映行业诉求;强化行业基础工作,用数据分析行业,用标准引导行业,让培训提升行业,用诚信规范行业。同时,陈志还提醒农机企业,面对“冰冷”的市场形势,要依旧充满信心,但同时也需要心存敬畏、严守底线、净化行业环境,共同打造农机装备软实力。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