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2 14:58:00
“春天的收获——走进华州”媒体采风活动举行。
西部网讯(记者 石永波)3月18日,由华州区委宣传部主办的“春天的收获——走进华州”媒体采风活动邀请了陕西日报、陕西卫视、新华网、陕西农村报、渭南日报等媒体记者走进华州区柳枝镇、瓜坡镇的现代农业园区,实地探访华州区设施农业发展情况,了解华州区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带动群众增收成效。
品种升级 普罗旺斯西红柿一亩地最高收益10万元
在柳枝镇莲峰设施产业园,负责人刘梦莉告诉记者,2013年,园区引进了新品种普罗旺斯水果西红柿,一亩地产量可达2万斤,最高收入达10万元,这种西红柿色红、皮薄、沙瓤、味甜,价格较普通西红柿高30%以上,一经上市受到了市场的普遍好评,北京、上海、广州的客商纷纷下单订购。
“普罗旺斯西红柿管理难,从育苗到栽培都是严格要求,水、气候、土壤等都需要特别注意,我们温室园区配备了滴灌设施,安装杀虫灯、黄板等绿色防控设备,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秸秆反应堆技术,种植出来的西红柿已经被认证为无公害产品。”技术管理员刘超介绍,下一步园区还将为西红柿申报有机认证,让安全放心的农产品走进更多家庭的餐桌。
采摘西红柿。
记者了解到,园区还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采取公司+农户(含贫困户)+基地的产业经营模式,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共同增收致富。2018年仅园区育苗工厂就使周边850多户农户受益,仅此一项就为农民增收1200元以上。
贫困户王纪华在进行大棚日常管理。
“我们没有那么多钱投资建大棚,现在园区把盖好的大棚给我们免费用,太感谢了。”贫困户王纪华告诉记者,园区将19个大棚免费承包给他们贫困户使用,提供种苗、技术、包装、销售等帮扶,他们来负责日常的管理,待销售完后按效益给他们分红。
一亩地产量可达2万斤。
王纪华说,18年他们承包的大棚种植的普罗旺斯西红柿销售喜人,当年底就分红了近10万元,如今已经光荣脱贫了。
西红柿丰收,农民增收。
刘梦莉介绍,园区建设于2009年,建设标准日光温室620座,建造智能工厂化育苗中心65亩,建成千吨果蔬气调库一座4000m³,净菜精包装车间一座。目前园区内种植有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辣椒等20余种反季蔬菜,发展反季节水果,如葡萄、冬枣、樱桃、西瓜等300余亩,每年向市场提供无公害蔬菜2000多万公斤。
“五统一”模式标准化生产管理 带动农民增收
瓜坡镇君沙升级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熊永红在冷库中介绍情况。
“去年我们基地生产新鲜蔬菜6980吨,实现销售收入2884万元,纯利润达1363万元。”瓜坡镇君沙升级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熊永红介绍。
熊永红说他们园区采取“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经营,实行统一流转土地、统一标准建棚、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产品销售的“五统一”模式,标准化生产管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创业扶贫园的草莓已经丰收。
记者了解到,为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君沙村党支部还新建了创业扶贫园,流转土地70亩,前期投资120万元,其中政府注入资金49万元,建设了日光大棚40座,由拳心大白菜专业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与君沙村100户贫困户签订协议书入股。
创业扶贫园种植的葡萄新品种今年将挂果。
创业扶贫园每年以净利润的80%作为分红技术,按贫困户入股比例进行分红,剩余20%作为集体公积金滚动发展,待贫困户脱贫后,政府投入的扶贫资金作为集体经济滚动发展,所得利润向全体村民分红。
瓜坡镇君沙升级现代农业园。
“贫困户除了固定的年底分红外,还可以到园区务工,一个小时8元,也能进一步的增收。” 熊永红告诉记者,每年的生产高峰期园区的采摘、分拣、包装等用工多达上百人,贫困户仅工资收入每个月就可达近2000元。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打造陕西农副产品生产与深加工基地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华州区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菜畜果”三大产业,初步形成了以蔬菜为主导,畜牧养殖为重点,时令水果和干杂果为补充的特色农业生产格局。
华州辣椒上市。
先后荣获“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县”“中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全国农业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多项荣誉。
目前,华州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1.27万亩,总产85.2万吨,其中设施蔬菜13.2万亩次,总产29.3万吨,果业总面积5.5万亩,总产10万吨。2018年全区农业产值13.47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670元,农业呈现出“数量提高、质量提档、效益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兴建冷库存储蔬菜,进一步提升效益。
下一步,华州区将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为目标,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园区化布局”思路,通过项目建设、产权制度改革、技术服务等形式促进农业发展,推广应用农旅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种养结合等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着力打造陕西农副产品生产与深加工基地和西安大都市的“大厨房”、“菜篮子”。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