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2 10:48:00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实习记者 郭媛媛 吴凡
4月11日,2019第四届中国西部畜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畜博会)开幕,参展群众兴致勃勃、充满期待地走进C馆“寻宝”。
2019畜博会上,西安友邦虫业合作社展位大麦虫特别“吃香”
西安友邦虫业合作社展位前,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眼前盒子里蠕动的肉乎乎的大麦虫吸引着参展群众的目光。大麦虫这种东西有的人看一眼就会头皮发麻,更不要说张嘴吃了,有些人开始跃跃欲试,看了几眼之后也在内心打“退堂鼓”。
合作社负责人万忍劳边介绍,边请大家免费试吃,他捉了两只活的大麦虫拿起来,参展者不约而同地四处躲开来。
几个胆子大的伸手接过来,张先生闭着眼睛放进嘴里,嚼了两口,他脸上的表情从紧张转为欢喜,睁开眼来,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儿地夸赞:“味道真是太棒啦!吃了还想吃!”张先生一根接一根的往嘴里放大麦虫,越吃越欢,吃到停不下来的节奏。
这场面一下子看呆众人,今年畜博会最勇敢的人是谁一目了然。
看着参展群众接受了自己的产品,万忍劳开心地笑了,早前,他给大麦虫起了个洋气的名字——汉虾。“南方人最爱,北方人有点吃不惯。”
“一天保守产量最少1吨,一斤能卖100元。”万忍劳告诉记者。他想在有生之年把大麦虫的养殖技术推广到全国各地,“我把它带到坟墓里有啥意思嘛,好技术要让大家一起学!”
万忍劳说,国家提倡和鼓励农民搞特色养殖,希望通过畜博会这个平台宣传推广大麦虫的养殖技术,带领更多的群众一起创业致富。
记者了解到,万忍劳今年71岁,他从1993年开始跟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赵渤教授学养虫,后来又跟随魏永平教授专门学大麦虫养殖。经过多年深入钻研,逐一攻克育种、养殖、疾病防治等一系列难题,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科学的养殖体系。2000年开始,大麦虫出口到美国和荷兰等欧洲国家。2010年前后,山东、河南、北京、陕西省内部分地区的大麦虫养殖户纷纷慕名前来向他求教,万忍劳有求必应,提供免费培训。2019年下半年,他和魏永平教授关于大麦虫研究的著作即将出版。
链接:大麦虫又称超级面包虫或称超级黄粉虫,是一种拟步甲科种类的幼虫。大麦虫营养价值高,可开发的系列产品有新型特种高蛋白饲料、虫油、食品、甲壳素、绿色保鲜剂、微生态制剂等,并可带动或促进其它特种养殖业的发展。
编辑: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