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6 14:22:26
近日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上发言人常德鹏表示,证监会批准郑州商品交易所开展红枣期货交易,合约正式挂牌交易时间为2019年4月30日。
常德鹏介绍,红枣是我国特色农产品,也是落实脱贫攻坚战略和支援新疆地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其种植和销售涉及千万农户的切身利益。近年来,我国红枣产量不断增加,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对相关农户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较大影响。开展红枣期货交易,可为市场提供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工具,促进红枣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和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郑商所称,我国枣种植面积及产量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枣种植面积及产量的98%以上。2005年以来,我国枣树种植面积及红枣产量呈现不断上升态势。其中,2017年全国红枣产量为562万吨,较2005年增加390万吨。目前,国内枣树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并以新疆、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辽宁、甘肃等省区为主。近年来,由于具备规模化种植、适宜生态条件等优势,新疆的红枣栽植面积和产量增长迅猛,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化红枣种植基地,2017年,新疆红枣产量约为270万吨。
据了解,由于近年来红枣产量增长迅猛,市场供大于求现象日益突出,价格持续下降,红枣种植收益不断下滑,利润空间急剧收窄。红枣现货企业的避险需求日益强烈,市场呼唤尽快上市红枣期货。
市场人士认为,上市红枣期货,枣农及相关经营主体不仅可以利用权威期货价格信号合理制定生产经营计划,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供需错配问题,还可以通过参与期货市场有效规避价格风险。期货价格及升贴水设置还将引导枣农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助力相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外,红枣期货上市后,通过“保险+期货”、订单农业等方式,可以帮助枣农稳定收益,有效拓宽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广度与深度。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背景下,郑商所启动了红枣期货上市的研发和论证工作。据悉,在红枣期货合约和规则设计过程中,郑商所先后多次召开产业链企业、质检机构和期货公司等参加的红枣期货合约及规则设计论证会,充分听取市场各方对红枣期货的意见和建议,按照贴近现货的思路完善红枣合约和业务细则设计方案。目前,红枣期货市场意见公开征求工作已经完成。郑商所通过网络、报纸等多种渠道广泛征求了市场对红枣期货合约及规则设计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积极反馈。总体来看,市场普遍认为红枣期货合约及规则设计可操作性强,既能有效贴近红枣现货市场,又能够确保可供交割红枣的数量。对于市场提出意见和建议,郑商所高度重视并认真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相关意见和建议已经吸收采纳。
上述负责人表示,郑商所已按照中国证监会的部署,充分做好红枣期货上市准备工作,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就绪。从技术方面来看,红枣期货合约和规则制度的设计对于技术系统的要求与目前已上市品种保持一致,现行技术系统能够满足红枣期货上市交易的各项需求。此外,在前期调研中,郑商所多次到新疆、河南、河北等红枣主产区和集散地调研,根据红枣现货贸易习惯,结合红枣产业布局,完成交割仓库以及质检机构的遴选,确保红枣期货交割顺畅。
实习编辑:张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