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李煜强
鸟儿有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方式,进不进巢首先要看有没有适合它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依据产业孵化器功能特点,为企业搭建了众多创业平台和载体,通过不断优化“硬软件”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孵化器功效。
4月24日,记者走进杨凌示范区创业苗圃、创业大厦、农创成果汇、创新大厦、创业工场、火炬创业园……在所有的创客空间里,记者发现,每个平台和载体都会根据创业者各自的特点,搭建相应的功能和服务,时刻准备迎接各类创新创业资源。
“孵化—加速—园区”,打造创新创业服务链
在众创田园一楼展厅,打造国家农业特色双创示范基地展示牌异常醒目,其中,大学生入驻创业工场,在孵化器内享受五年的免租后,还配套提供6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
“如果发展得不错,就可以进入加速器,在加速器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进入产业园区,形成了完整的孵化服务链”。杨凌众创田园负责人左文革表示,杨凌“众创田园”按照“农业主题、科技底蕴、现代气息、开放空间”思路打造的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客和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
一条条来自杨凌示范区的政策红利,一句句铿锵有力的政府承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涉农企业……伴随着全国“双创”的风起云涌,从新型农业园区到高科技“独角兽”企业,杨凌示范区已经培养起一大批优质涉农企业,“双创”孵化种子如雨后春笋般诞生。
只要你有“点子”,杨凌的众创田园就能把它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截止2019年3月,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累计孵化科技企业960家,毕业企业 88家,认定瞪羚企业27家,发展成为规上企业35家。目前在孵企业654家,其中大学生企业210家。据不完全统计在孵企业年产值达20亿元,成为推动示范区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
升级优化孵化器版本,提供创业资源和专业服务
科技创新孵化,首先要做的还是完善配套措施。近年来,杨凌已经在积极地推进孵化器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包括向入驻载体的企业提供创新创业、企业运营、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培训。
据了解,早期的杨凌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于1998年3月,由科技部火炬中心、陕西省科技厅和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联合共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也就是第一阶段,也被称为“孵化器1.0时代”。这一阶段的孵化器多以“二房东”形式存在,为入孵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交流平台,缺乏专业化服务,其收入来源主要是房租、物业服务费用等。
随着不断完善和发展,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在原杨凌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基础上,组建了以创新创业为主的国有公司。即“孵化器2.0时代”。这时,孵化器的社会功能和流程化服务规模开始凸显。通过市场机制和资本途径构建更低成本、便利化的服务平台,此时孵化器的角色类似于“服务员”。
如今,为积极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展现新作为,积极践行“3631”方略,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在以往服务平台基础上,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带有附加值的服务,其角色逐渐转变为“辅导员”(孵化器3.0时代)
从局外人到服务者,再到辅导员,通过不断进化淘汰,孵化器找到了自己独有的定位和功能。左文革介绍道:“它不只是提供创业空间和简单服务,更多的是‘辅导’,帮助进入孵化器的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为细分行业和专业的技术领域提供专业服务。”
“多款套餐”合力,提升企业孵化器服务能力
“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相关企业及服务机构成立了‘杨凌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产业联盟’和‘杨凌立体绿化技术产业联盟’,帮助创业企业健康发展”。左文革表示,目前,公司紧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抢抓自贸试验区建设机遇,按照“建载体、招团队、搭平台、强培育、优生态”总体思路,常态化开展 “430路演会”、“充电100分”、“企业沙龙”、“创业训练营”、“导师巡诊”等品牌活动。并组织孵化企业赴新疆、汉中等地开展园区合作,参加专业展会,开拓市场。
接下来,杨凌还将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和创业基地。继续推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创业项目建设,鼓励科技人员落户创业。
据了解,目前,杨凌示范区已建成孵化基地6个,孵化面积12万平方米,包括以众创田园为主的创业苗圃,以创业大厦、农创成果汇、创新大厦、创业工场为主的核心孵化基地,以火炬创业园为主的孵化加速器,形成了以孵化器为核心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入孵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差异化、一站式服务,创造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帮助创业企业快速健康成长。
记者感言:
“在伸手摘桃的同时,也适当地开荒植树”。从数字上看,各地“双创”市场烈火烹油,花团锦簇。然而,“市场有风险,在“花团锦簇”的背后,投资需谨慎”。
孵化器,不仅仅是公益,更应具备一定的投资属性。面对创业团队及项目时,应有自己的认识、主观判断及分析。要让创新创业真正惠及大众,孵化器在赋能能力、服务水平、投融资体系以及项目筛选体系建设等方面,还需要大力提升,从而真正让孵化器成为梦想花开的地方。
编辑: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