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0 19:07:00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靳民 刘欣 周廷
5月7日,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放晴,山阳采访组一行深入商洛市山阳县金鸡扶贫产业园项目地调研了解该项目产业扶贫情况。
采访组一行在金鸡扶贫产业园了解产业扶贫模式
前行路上,山路盘旋,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的美含藏着山阳山高沟深,坡多地少的地域特征。深入大山,山峦层叠,山风习习,白云树荫下面农户的院落像大山一样静默在林间。
深居大山的人们在现代化发展的当下,是怎么吸纳享受山外的信息和各种资源的呢?大山让山里的人希望走出大山,又回归大山自然安居深山的现实是什么?
山阳县要摘掉深度贫困县的这顶帽子,无疑是一场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在采访路上山阳县扶贫局、农业农村局的负责人介绍山阳的脱贫举措:结合自身优势,借鉴引进大都市成熟产业模式,打出组合拳,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扶贫。
金鸡扶贫产业园空中图
我们的目的地山阳县金鸡扶贫产业园,该项目是由山阳县扶贫开发移民搬迁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北京德青源公司租赁经营的大型现代农业生态养殖园区。该园区位于高坝店镇鹃岭、过风楼社区、石桥村。园区占地1007亩,计划投资3.65亿元,已完成项目投资2.6亿元。
经过山路十八弯,登陆临山顶,一块“金鸡产业扶贫产业园 ”的牌子赫然映入眼帘。我们已抵达金鸡扶贫产业园。“金鸡”产业园的负责人介绍到:该产业园分南北两个区,北区蛋鸡区已建成达产达效,鸡存栏量90万只,日产蛋58万枚;沼气发电厂、有机肥厂、光伏发电站和办公区配套工程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南区饲料厂、蛋品交易中心和食品加工厂已完成形象进度80%。
左起三名贫困群众陈扣玲、郭会霞、崔学转在车间分拣鸡蛋
金鸡扶贫产业园管理处负责人毛仪惠说:“‘金鸡’是订单生产,全循环农业,三产服务业提供岗位600多个。截止目前,北京德青源公司已交付三批租金680万元,全县带动6606贫困户收益分红、开展129个贫困村设置的1364个公益性岗位、解决237个村(居)集体经济收入,2018年447.98万元收益分红已全部到村、到户、到岗位。”
工人查看鸡舍情况
金鸡现代化鸡棚
采访组在大山的山巅,感受到了静处山中涌动的一股力量: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有机肥料、订单养殖为主的全循环产业链项目,形成上游蛋鸡产业、中游鸡产品开发、下游副产品综合利用和污水粪便沼气利用,实现绿色、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
这种“绿色”是大山深处最怡人的绿,是最有生命力的绿。“金鸡”一鸣,山间千家万户干劲足,发家致富有路走。政府提供政策,政策性银行提供金融资本,贫困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科研机构提供技术,龙头企业提供品牌、销售渠道和产业链管理,打造政银农科企一体化产业扶贫新平台,实现到户到村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山阳县在产业扶贫的路上唱响了大山里一曲嘹亮的“金鸡”报喜之歌。
编辑: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