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2 10:21:00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王朝阳
抢先一步“走出去”,带着意向“请进来”。5月11日,杨凌示范区投资环境推介会在古城西安举行,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上百名客商发出“邀请函”,推介企业到杨凌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助力打造杨凌自贸片区经济发展新引擎。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投资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企业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投资环境。在杨凌示范区成立近22年的实践中,营商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特别是对问题不回避、不绕行,这种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树起了全新的农科城形象。
这里美丽开放,愿推荐更多企业来此投资
城市投资环境好不好,企业家最有发言权。
在本次杨凌示范区投资环境推介会上,作为企业代表,杨凌菲格无花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方瑜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当初“邂逅”杨凌的切身感受。
杨凌示范区投资环境推介会现场
作为无花果项目的“掌舵人”,方瑜当初的选择并不是杨凌,就在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方瑜代表浙江商会第一次参加杨凌农高会,对此,方瑜对杨凌有了全新的认识。
“杨凌的政策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的务实作风让我备受感动,一直以来我对高校并不是特别的认可,但是,当我和西农很多专家教授接触以后,颠覆了我的认知,西农的教授非常务实,所以我非常愿意和他们合作,西农并没有专业研究无花果的专家,但是西农的植保专家,园艺专家等多个领域的专家给了我很多帮助”。作为入驻杨凌投资的企业代表,方瑜现场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建议并推荐更多企业到杨凌投资兴业。
重商亲商,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在服务过程中让企业真切体会到的。有一定的优惠支持,固然重要,但是营造一个能够让企业家放心在此投资、开心在此工作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这可能比一点经济上的补偿来得更重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
“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正在成为杨凌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亮点、新标志。
营商政策环境持续向好,企业处处释放无限商机
“相比于其他的一些城市,对于企业国际合作商机的搭建,杨凌做得真的是非常不错。”关于杨凌示范区营商环境,方谕在发言时表示,下一步将通过自己经验,将杨凌优秀的投资环境推荐出去。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个地方打造营商环境,最终目的是要聚企业聚人心。营商环境好,已有企业才能留得住、发展得好,外来企业才会想进来创业兴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涌流。
对此,杨凌为给企业提供更高的合作平台,围绕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正在建设外向型的农产品研发和成果交易中心、总部经济、农业标准化认证中心、农业会展贸易等六大中心,在国际化产能合作方面,空间广阔。落户杨凌自贸片区后,企业可享受更多投资机会、更好服务保障、更低创业门槛和融资成本。
更重要的是,2018年10月,国务院第三次下发《批复》,提出杨凌建设“三区三高地”目标,从五个方面提出35项支持杨凌发展的政策。独特的共建体制,为杨凌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保障,也为入区企业享受中省政策、项目、资金扶持,搭建起高效便捷的绿色通道。
可预期的投资环境,给企业吃上“定心丸”
示范区成立以来,秉承使命,立足“三农”,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上发出“杨凌声音”,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贡献“杨凌力量”,已成为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农科新城。
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一、全国面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十大工业园之一,杨凌呈现四大竞争优势:
一是政策体制优势。杨凌示范区实行“省部共建”和“省内共建”管理体制,由国家22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同支持杨凌建设发展。
二是科技资源优势。区内驻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两所高校,聚集有7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和7000多名农业科教人才。同时,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日趋成熟,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更加便捷。
三是产业集聚优势。全力打造涉农工业发展战略高地,陕西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种子产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农机产业园基本建成,以种业、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环保农资、涉农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物流、金融、会展、科技服务、特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
四是改革开放优势。依托自贸片区,全面释放165项改革创新政策红利,自由贸易通关率显著提升。双区(示范区+自贸片区)叠加优势,更便于让企业走出国门,让产品远销海外。
编辑: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