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科技惠民献真情 守正出新写华章

——西安市长安区老科协科普报告团工作纪实

2019-05-17 11:40:02   

人杰地灵的长安,自古就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有什么样的动人故事,都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如今,身处辉煌新时代的长安区老科协科普报告团的成员们续接薪火,站立在属于自己的岁月中,又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在长安大地广为传颂。他们用人老心不老,人老志不老,人老智慧不老的一个个感人事迹,向社会展示了不仅仅是坚定的信仰、阳光的心态,执着的追求,还有富于温度和时代风采的积极形象,具有让人们礼敬、仰望和学习的时代高度。

千秋家园梦 求索科学魂

科普报告团的36位成员们初心不改,矢志不移,常年奔忙服务在长安大地上,让科技惠及民生,点亮百姓的生活,成为走向富裕的最佳选择。群众需要什么技术,他们就传授什么技术,群众渴望了解什么知识,他们就讲解什么知识,田间果园是课堂,村头树下即阵地。他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漫天星;白天在田头,晚上舞笔头,被群众誉为“科技财神”。他们不是明星,却在群众心里闪亮发光;他们少有鲜花、奖杯,却不缺少群众的赞许的口碑。年届80周岁的农艺师张彦生,乐于奉献惠及果农,相继为全区40多个村组150多户果农的300余亩果园,常年进行了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还担任了泰宝、闻天两个涉果企业近千亩果园的技术顾问。他与时俱进,总是干着今天想着明天,勤于学习,重视知识积累,自费订阅了1000多种专业书刊,图书馆、阅览室、杨凌农科城常常会见到他的身影,果农家里、田间地头会不时听到他讲解、示范技术要领的声音。他说:“尽管我年龄大了,但每当看到乡亲们急切渴望掌握技术的目光,我昨能拒绝呢?”高级农艺师、西安有突出贡献专家梁宜策退休以来,仍然在他毕生热爱的农业科技事业中钻研,探索。《小麦越冬期生长发育进程研究初探》等7篇论文在《中国农业科技》《陕西农业科学》刊物上发表,还根据时令季节变化,身体力行地对村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推广良种,编写科普资料。近年来身体多病,但他弱体不弱智,依然不忘初心,服务桑梓,先后撰写了《小麦冬前旺苗形成的机理及防控措施》多篇文稿,相继荣获西安市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奖。高级农艺师高小平、高级工程师刘志、高级兽医师任克昌……酷署严冬,春去秋来,克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诸多困难,长年默默无闻地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讲道德、讲健康、讲技能,把自己交给了信仰,把论文写在长安大地,把温暖传给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符号,留下了许多令人怦然心动的故事,以自己的躬身践行诠释着科技精神,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着科技创新的作用和前景,谱写着新时代老科技工作者的赞歌,证明着老科协组织的生命力所在,展现了新时期老科技工作者不寻常的精气神。

创新放飞梦想 科技引领未来

科技现已成为社会不可分割的部分,其触角延伸到了百姓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对科技知识的需求更加迫切。科普报告团的成员们坚信,科学现今仍然是摆脱贫穷和落后的金光大道,是乡村振兴、国家强盛不可或缺的智力支撑。因此,他们始终顺应群众的意愿,回应社会的关切,精心做好像选种、施肥、嫁接、剪枝、防疫、土壤保护之类的每一件平凡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让科技之光点亮了百姓生活,像阳光般温暖着千家万户,高级讲师种德仁、农艺师王永琪、主任医师吴兴田、孟章文、农艺师李福泉或举办科技讲座,或用微信、抖音、快手、头条多种现代传播途径,发送科学种植、健康生活,科技兴农、科技发展类的知识内容,让众多的群众提高了生产过程的精准化与智能化管理水平,从形成和确立科学文明生活的收获中,感受到了科学之类、科学之奇,科学之功,积极投入到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大军之中,年已八十多岁的市劳动模范、农艺师李淳基动情地说到:“年老不卖老,更要主动融入社会,增加个人的知识储备,在与时俱进的追求里履行自己应尽的历史责任。年数虽大,不能放弃初心;身体差了,不能丢掉理想;困难再多,也要展示好阳光心态。”他时常身背挎包,自带干粮,穿梭在菜农的种植地里,义务指导下种、浇水、防虫、采摘等技术要领和时节把握,深受群众的好评。区科协的领导深有感触地赞叹道:“老科协科普报告团的同志是时代奋斗者的榜样,是美好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是强

区富民的一支重要的智力资源,有力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长安土地上的生动实践。”

(西安市长安区老科协  骆忠学  )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