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0 09:10:00
在农村,宅基地是农民居住的基本保障,更是农民安居乐业的基本诉求。
由于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外流,农村的宅基地得不到合理的利用。为此,国家对农村宅基地进行了相应的确权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在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外,更是为了加强对宅基地的管理工作。
那么,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工作步伐加快,对农民来说有什么影响呢?这3点要了解,避免吃亏!
“三权分置”开展
相信农民都知道,在过去农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都是不支持流转的,也就是不能买卖。因为农民拥有的只是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承包权和使用权,和所有权最终还是归属于农村集体所有。所以对于不怎么经常使用土地的农民,这不能很好地灵活利用。
而三权分置打破了这一僵局,今后农民可以在村集体成员内流转,将使用权转让给他人,赚取另外一份收益。今后宅基地也是如此,农民还可以作为资产进行入股,以及贷款,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难题。
有偿退出将逐步推开
相信农民这一两年都能看到相关宅基地退出的资讯,但也有农民反映,当地没有这项服务。农民需要知道的是,目前这项机制正在部分地区展开试点工作,暂时没有全面实行。
而如果在试点地区成效不错,将逐步推行。目前这项机制是这样规定的,对于符合条件的农民(城里有稳定的居住场所),可以选择退出宅基地,获得一定补偿,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宅基地管理将更严格
其实宅基地确权的一个重要目的,还是加上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管理。过去农村宅基地的使用都比较松散,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往往各种使用乱象频出。今后这种情况将会有群改善,对于“一户一宅”,耕地建房等违规乱象将加强监管。
不管怎样说,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对农民来说都是一大利好,农民在享受红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合理使用宅基地,避免吃亏!
实习编辑:张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