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0 10:01:00
为落实中央、省委和商丘市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会议精神,今年,永城市实施“百村引领、万户行动”工程,并在乡镇村组全域开展农村“六治”行动和村级集体经济示范行动,带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经济生活水平。
5月27日,记者走进河南省永城市高庄镇前张村,宽阔干净的村道、修剪整齐的景观树、姹紫嫣红的花卉、精心打理的院落……放眼望去,整个村落仿佛一幅世外桃源的画卷。你可能想象不到,几年前,这个村庄还饱受粉尘、噪声污染之苦,民心涣散,村容破败,贫穷落后,部分村民不得不搬离。
“只有村庄美了,村民的腰包鼓了,大家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为扭转贫穷落后的局面,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爱廷下决心从问题的根源找解决办法,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确定了“调产业结构、促农民增收”的绿色发展思路,实施富民强村战略,并围绕高庄镇提出的全力打造“豫东花都”这一战略布局进行围村造林,发展花卉苗木种植产业,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增加集体收入。
经过多次考察和多方努力,2014年,在王爱廷的带领下,前张村成立了集花卉、苗木销售于一体的爱新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樱花、大叶女贞、丝棉木等绿化用树,苗木占地1000余亩,为前张村建起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不仅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收益,还彻底解决了粉尘、噪声污染问题。同时,该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向上级争取资金、动员能人志士捐款等方式,对村道进行了硬化、美化,安装了路灯,改建了公厕,高标准建成了文化广场和前张村小学,顺利完成了供暖工程,填补了永城市农村无供暖的空白,从根本上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成功入选了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现在我们村到处都能看到绿植花卉。”“真是做梦都没想到农村的生活环境会变得这么好。”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有说不完的话。村庄不仅要美起来还要富起来。在高庄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在原有的经济基础上,王爱廷带领村民们积极争取村级集体经济省级项目资金,建立花卉大棚种植基地6000平方米,带动了十余户贫困户积极参与,让闲散劳动力有事可做、有钱可赚,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精准扶贫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该村花卉大棚种植基地的一处花棚里,花农种植的蝴蝶兰、红掌整齐地摆放在一起。“这里的花卉主要销往淮北、商丘、郑州等地。现在还不是忙碌的时候,只有红掌对外出售。春节前后,蝴蝶兰开始对外出售的时候,每天都要雇20多名工人帮忙。”王爱廷说。
作为全市首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花卉苗木种植已经成为前张村的一条绿色经济带,让美丽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强劲活力,带领村民走上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小康路。(李燕 杨哲洋 李德红 刘月)
实习编辑:张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