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杨凌:村美民富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019-07-26 17:24:00   

微信图片_20190709150710

编者按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示范区迎来22周岁生日。

22年创新发展,22年砥砺奋进。22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杨凌示范区扎实履行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始终耕耘在农业创新的“试验田”上,不断收获着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国际合作、乡村振兴的丰硕果实,各项事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凌正以崭新的姿态,朝着更加高远的目标迈进。在示范区成立22周年之际,特推出《新杨凌 正青春 庆祝杨凌示范区成立22周年》系列报道,刊发第九篇《杨凌:村美民富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实习记者  李煜强 吴凡

迈步在杨凌示范区五泉镇蒋周李村的街道,笔直平坦的水泥路和整洁雅致的农家院引人驻足;步入王上村,鳞次栉比的小楼房尽收眼底,田园画卷徐徐展开;漫步五泉镇蒋家寨村,色彩斑斓的民居依次排开,村民的谈笑声萦绕在村庄的上空,久久不能消散……

而这些美丽的写照,仅仅只是杨凌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瞥。

人居环境整治  村民要幸福也要姓“富”

街道实施硬化、安装路灯;门口种上柿子树、房屋新建或重新修缮;安装沼气灶,建成新型沼气池……在杨陵城区以北2公里处,以生态民俗旅游接待产业为主要发展的崔西沟正以崭新的容颜迎接游客的到来。

现代的崔西沟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民风淳正,是假期旅游的好去处,可回想以前的崔西沟,村民都一脸无奈。“以前村里环境脏乱差、特别是夏天,气味实在难闻。”提起以前的居住环境,家住崔西沟的马开阳一脸无奈。垃圾无法集中清理、环境治理能力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崔西沟的人居环境治理一直是“疑难重症”。

图片1

为了彻底整治人居环境,近年来,杨凌按照“近期拆迁村庄重在环境清洁、中期搬迁村庄重在环境美化、远期保留村庄重在环境改造”的思路,以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为基础,以提升农村环境面貌为核心,不断改善农村环境设施,不断提升农民素质,实现了农村、农民、生态协调的发展。“现在村上整洁了,环境也漂亮了、感觉生活也过得舒坦了,现在的农村真得很不错!”提起环境整治后的农庄新面貌,马开阳笑着说道。

图片1

生活环境不断变好,村民的收入也要不断提高。依托杨凌农业观光旅游这一产业,崔西沟确立了以“进农家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采农家果、娱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民俗旅游接待产业发展方向。据了解,目前崔西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9000元左右。

不断提升的农村“颜值”和经济水平,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也在持续攀升。

多产业融合发展 村庄有颜值也有产值

绿水傍青山,白云绕蓝天。迈步在王上村,错落有致的小洋楼,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都在彰显着这个村庄现有的居住环境和人文水平。

2018年6月,随着“建筑立面及门前环境整治”工程的启动,王上村拉开了农村环境整治的序幕。改造乡村水泥道路、建成隋文化主题公园、按照三星级旅游公厕标准建设公厕……一丝丝细小的改变,成就了今天环境秀美、鸟语花香的王上村。

图片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杨凌示范区党工委针对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大刀阔斧地改革,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在全区基层党员和村干部的带动下,杨凌农村“农户改厕、污水管网、外墙立面”等改造顺利进行,村委会、幸福院、群众活动中心、主街美化等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效。“我在外打工数年,每次回家都能看到村庄的新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和城里的生活差距真是越来越小了。”提起这些年家乡的变化,村民张新志内心感触颇深。

同时,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技术优势,杨凌示范区五泉镇王上村按照集体股份制合作模式,建立有机猕猴桃示范园,通过电商,做大做强“隔壁老杨”品牌,让农民的腰杆真正直起来。

看着这些喜人变化,村民们纷纷对记者说:现在我们的村庄越变越美,村民的口袋也越来越鼓,生活真的一天比一天好。

图片1

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道,一个个幸福笑容的面孔,一片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农村画卷……旧农村的新变化宛若一缕缕和熙的春风,吹遍了杨凌的每家每户,吹进了老百姓的心田,杨凌正蓄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