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科迪华为何青睐杨凌

2019-07-29 21:52:53   

杨凌因农而起,也必因农而兴。近日一则喜讯令农科城儿女备受鼓舞。继先正达种业育种技术中心项目落户杨凌之后,又一重磅来袭,世界农业巨头科迪华也落户杨凌了!

7月23日,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婧会见了科迪华农业科技大中华区总裁黄田强一行,双方就集全球优势资源、在杨凌建设科迪华(杨凌)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座谈,并共同出席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与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入区项目签约仪式。科迪华杨凌种业研发基地的落地实施,是杨凌示范区在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种业发展历程中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将为打造西部种业“硅谷”,建设种业强国贡献“杨凌力量”。

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从杨凌与科迪华结缘,到科迪华杨凌种业研发基地落户于此,可以说,这是对杨凌速度与杨凌诚意的最好诠释。

其实,早在2018年6月21日,李婧在会见种业机构和国际种业公司考察团时,向陶氏杜邦介绍了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业科技创新成果,并就加强双方在种业领域的紧密合作进行洽谈;同年11月6日,科迪华农业科技、陶氏杜邦农业事业部就与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协力发展”的原则指导下,双方将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改饲”的号召,加速推进中国农业实现产业化、现代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2019年3月1日,科迪华(杨凌)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揭牌暨首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杨凌自贸片区国际农业创新港举行。揭牌仪式前,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九红会见了科迪华农业科技大中华区副总裁兼种子业务总经理王建平一行,双方就在国际农业创新港设立培训中心及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事宜进行洽谈。

由此可见,科迪华落户杨凌,也是一次意料之中的事。

科迪华到底有多厉害?提起科迪华,业内人士称其为世界农业巨头。那么这个企业到底有多厉害呢?

科迪华农业科技

科迪华农业科技是从原陶氏杜邦公司分拆独立上市的农业高新科技企业。

2019年6月3日,科迪华农业科技宣布完成从陶氏杜邦公司的拆分,独立上市成为专注于农业科技的公司,覆盖种子和作物保护两大市场领域。

科迪华结合了杜邦的种子业务与陶氏的化学产品和生物技术部门,传承了来自杜邦先锋、杜邦植物保护和陶氏益农在农业实践和科学研究上历经两百年所积累的思想和知识,业务范围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设立了150多个研发机构。

目前,科迪华农业科技已形成完整覆盖种子、作物保护和面向未来的数字农业科技三大核心业务。2018年,科迪华净销售额为140亿美元。

科迪华与杨凌将开展哪些方面合作?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足以表明这个世界农业巨头的头衔并非空穴来风。那么如此厉害的科迪华与杨凌将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小布了解到,科迪华杨凌种业研发基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种业研发、植物保护和展示观摩三方面展开。

种业研发方面:科迪华农业科技将利用自身拥有的全球优质玉米种质资源,结合玉米生产实际需要,成立玉米研发团队,依托杨凌基地建设,引进国外优良的自交系与当地资源结合,通过研发试验,在保留当地材料适合当地条件优势的同时,使新品种具有更高品质、更高产量的优势。同时,针对陕西春播旱区,引进和研发新的耐旱玉米新品种,提高干旱地区的玉米产量水平,培育高效、高产、适合机械化生产的饲用玉米和青贮玉米新品种。

植物保护方面:利用先进的无人机及科迪华植保产品与技术完成基地内作物病虫害防治。针对来势凶猛的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设置第一道防线——科迪华路明卫种衣剂在播种前完成二次包衣,现场培训如何识别草地贪夜蛾并依托科迪华成熟的防治方案开展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率,降低其危害。此外,在作物生长期,利用先进的无人机飞防完成除草剂喷施等工作。

展示观摩方面:举办科迪华优质玉米品种现场观摩会,设立新品种展示区、深松播种展示区、间作展示区、宽窄行展示区、青贮展示区及百亩高产示范展示区等6大展区,组织玉米种植大户、科迪华合作伙伴、青贮及粮食收购商等前来观摩学习,并邀请科迪华相关专家现场讲解,力争将观摩会办成国内种业界具有影响力的重要活动。

科迪华为何“相中”杨凌?

为何世界农业巨头科迪华来杨凌布局?杨凌又是靠什么吸引项目落地于此?

或许在科迪华农业科技与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备忘录签署仪式上可以找到答案。

当天,科迪华农业科技中国总裁黄田强表示:“杨凌在国际农业交流合作领域的诸多成功案例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对于此次合作的前景非常期待。与杨凌携手,可以让科迪华农业科技行业领先的种子、作物保护解决方案和数字农业服务为更多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农民与农户带来更大的价值和福祉。”

毋庸置疑,科迪华农业创新技术实力雄厚,杨凌农科教资源优渥,二者之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巨大的合作空间。另外,科迪华之所以落户杨凌,与其“硬实力”也是密不可分的。

目前,杨凌聚集了“双一流”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一批农业科教单位,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近1000名科教人员从事生物遗传育种研究工作、60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杨凌正以自身携带的省部共建天然禀赋,朝着打造旱区“种业硅谷”的目标砥砺前行。

作为种业发展的“主阵地”和“排头兵”,杨凌依托自身农科教特色,积极推动资本向种业领域投入,建成了一座集研发集聚、会展交易、企业孵化和商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高端种业园区——杨凌种子产业园。目前,种子产业园入驻企业80余家,形成了和谐互生的现代种业发展环境。

杨凌已引进培育各类种子企业26家,其中省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14家,是全省省证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年种子交易总额约6亿元,占全省年交易量的三分之一,示范推广面积逾亿亩,已成为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农牧良种集散地之一。

不仅如此,杨凌还先后与6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已建成中加、中以农业科技创新孵化中心等13个国际合作平台和中哈、中澳等一批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园区,累计为丝路沿线国家培训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1400余人……

杨凌为科迪华带来哪些“福利”?

特色自贸服务,近年来,作为我国自贸试验区中唯一一个以现代农业为特色的自贸片区,杨凌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丝路沿线国家,为丝路沿线国家农业注入了强有力的“杨凌基因”。此外,杨凌正全力建设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为其高质量发展也带来了难得机遇。科迪华需要“全球往来”,杨凌提供“全球对接”,两者定位、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合作空间巨大。

一流的营商环境,企业发展看中的是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科迪华也不例外。反过来讲,科迪华落户杨凌,是对杨凌营商环境最好的评价。去年以来,杨凌示范区大力实施“3631”方略,着力实现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目标,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项目的“落地”,离不开杨凌服务的“落实”,所以说,优化营商环境是杨凌亲商的不二“法门”,尤其是代表着高精尖段位的科迪华。

配套的政策支持,牛羊逐水草而居,营商环境之外,政策支持,无疑也是企业看重的资源。今年3月,杨凌示范区印发《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这些措施共有10条,条条含金量十足,涉及行政审批、优化环境、企业减负等多方面,旨在鼓励、引导和支持示范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为企业来得了、留得住、稳得下构筑了良好的生态圈。科迪华这艘农业“巨轮”也必将因此行稳致远。

政府负责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开放好客的杨凌人民希望更多知名企业落户于此!让我们一起翘首以盼!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