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1 09:41:54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商洛站记者 李岩 宋洁)在脱贫攻坚战中,镇安县丰收村从过去一穷二白的穷山沟,变成了美丽的乡村,村民通过办农家乐,在合作社务工等,实现了脱贫增收。
在镇安县丰收村,一排排蚕桑厂房整齐地排列着,最近,正是夏蚕养殖期,再过十多天这些蚕就要化蝶成蛹。41岁的脱贫户胡应娥一家4口去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到山下,如今在搬迁点附近务工。
镇安县丰收村脱贫户胡应娥:“(养蚕)这个事情对我来说是个好事情,有个养蚕工厂,一天打工能赚点钱,家里也照顾了,也能照顾孩子上学, 一天能挣一百块钱。”
丰收村虽然名叫丰收,但过去村民分散居住在一沟两山,从来没有过丰收的年景。全村608户村民,277户贫困户,脱贫攻坚中,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确定了“山上要搬迁,山下搞产业”的发展思路,第一步就是把村民的传统养蚕扩大规模,建立标准化厂房养殖。2018年初蚕桑厂建成投产,50多名贫困户通过产业资金入股得分红。
省人大驻丰收村第一书记卫丽红:“确实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说咱们的经营可能不够规范,管理也不够科学。(扶贫)工作队也是向省、其它方面的一些专家、农业厅进行了请教,同时我们也要走出去,向一些先进的地方去学习,提高我们的管理。”
依托4A级景区塔云山,2015年丰收村成立旅游公司,发展生态旅游,2016年创建了集观光旅游、农耕体验为一体的3A级景区“童话磨石沟”。贫困户徐振兰一家4口,2016年从山上搬迁到山下,在政府的补贴帮助下,她建起了3层楼房,开办了农家乐,一年能收入3万元。
镇安县丰收村脱贫户徐振兰:“现在一年比一年(游客)人多,回头客多。累,累是累一点,但是有收获么。”
现在的丰收村,成立了4个合作社,建成桑园1000多亩,发展林下养鸡、中华蜂蜜等养殖项目10多个,游客年接待量由最初的4000多人增长到近2万人,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多元,整村脱贫。
镇安县丰收村党支书书记吴相琴:“(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党员示范户+贫困户,带动他们发展产业,旅游公司已经带动发展了57户农家乐、农家旅馆。每一个合作社里头都有三至五名党员示范户,每个党员示范户都要带动五至七名贫困户,带动全村的产业发展。”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