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涪陵榨菜:“青疙瘩”如何成为“金疙瘩”

2019-08-01 16:31:15   

重庆涪陵榨菜自1898年诞生并推向市场、走向世界以来,历经百年沧桑,与欧洲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誉为世界三大名腌菜。 

从田间地头里的青菜头“疙瘩”,到一碟碟美味的“国民下饭菜”,涪陵榨菜已发展成重庆市农村经济中产销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优势特色产业。“青疙瘩”,成为富民兴产“金疙瘩”。 

  咸菜变榨菜:匠心成就百年产业 

“榨菜”的原材料在涪陵叫作“青菜头”。1898年,涪陵商人邱寿安家在传统青菜头腌制咸菜工艺中,引入榨豆腐的“榨箱”榨出青菜头中苦水,开启了规模化加工咸菜的序幕,“榨菜”从此得名。 

如今,涪陵作为“中国榨菜之乡”,榨菜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有榨菜生产企业37家,年产成品榨菜60万吨以上。 

数据显示,2018年涪陵区青菜头种植涉及23个乡镇,种植面积达72万亩,年产量160万吨;青菜头种植加工带动60万农民、近2000户加工户增收致富;农民人均“榨菜收入”超过2000元。 

当前,涪陵正在加速榨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集“品种选育、青菜头种植、加工生产”于一体的榨菜产业基地。同时,农旅文商贸综合性项目“涪陵1898榨菜文化小镇”也正在推进过程中,建设内容包括榨菜博物馆、榨菜文化广场、榨菜非遗传承保护中心等。 

  促增长增收:科研“护航”榨菜产业 

2018年,涪陵榨菜行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这一数字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贡献。 

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创建之初,就设立了专门的榨菜研究室,2017年成立了榨菜研究中心,科研内容涉及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机械化耕作与收割、采后处理与加工、成品保鲜等诸多方面。 

农科院储藏加工中心副主任罗远莉告诉记者,为了增加榨菜“脆爽”的口感,中心尝试多种腌制食材和辅料的搭配,已经取得一些成果。 

榨菜研究中心主任范永红介绍,为了增加青菜头的产量,他们对青菜头品种进行改良,提高品质,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还培育出了直接针对蔬菜市场的早播早收和晚播晚收的品种,增加种植农户的收入。中心研究人员还进行技术攻关,尝试在3年内将青菜头靠近根茎部分的“皮筋”部分从占总重的8%左右控制到5%以内,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据新华社)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