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铜川耀州区独石村建成全市首座智能玻璃温室香菇大棚

2019-08-02 17:12:28   

本报讯(通讯员 于文红 赵鑫)今年,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独石村利用产业扶贫资金,与铜川油葡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高起点规划,建起高标准智能玻璃温室香菇大棚,为村民探索出一条长远发展脱贫致富产业之路,这也是我市首座智能玻璃温室香菇大棚。 

据了解,独石村智能玻璃温室香菇大棚占地2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总投资110万元,于今年5月底开工建设,经过50多天紧张施工,7月初建成投入使用。 

铜川油葡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雷亮说:“以前的塑料棚比较落后,管理方式比较粗,经过考察后,我们结合实际建了一个温室棚。这种棚有很多优点,使用年限长,温度易控制,能保证菌类的生长环境,可以作为脱贫项目长期发展。” 

“智能温室玻璃香菇大棚可以调节温度,如果温度达不到香菇生长的要求,把风机一开,它的温度就适宜了;如果湿度不够,可以开湿帘。这种棚对香菇的品质、产量都有提高,比传统的产量要高将近3倍,科学的管理模式可以实现自动化喷雾、水帘、遮阳天窗一键控制……”技术员张冈奇对玻璃温室大棚现代化科学精细管理赞不绝口。 

据了解,作为脱贫产业,独石村智能玻璃温室香菇大棚每年拿出一部分收益给村集体用于壮大集体经济,同时给贫困群众分红,整个大棚的用工全部倾斜贫困群众。今年60多岁的贫困户贺明兆就是其中一个,从大棚开始建设,他就在这里打工,每天100元的收入让他很满意。 

“我身体现在不好,出门打工人家不要,在这儿打工挺好的,一天挣100块钱,等香菇采收时还可以再来打工挣钱。”贺明兆说。 

在大棚一角堆放着许多花盆,盆里栽植着颜色金黄、长相诱人的灵芝。据雷亮介绍,这是他们在发展香菇种植的同时,尝试发展的新产业。灵芝比一般的菌类价值要高得多,基本上每盆的成本价在20块钱,对外销售的话,一盆能达到100块钱。 

“由于资金原因,我们先试种了3000个菌棒,如果香菇长势好,下一步会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雷亮说。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