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从麦秸秆、瓦片到手机微信

2019-08-08 17:11:55    孙勇

当金黄色的麦粒,在父亲手中挥舞着的木掀上空,绽放出田野浪花的那一刻,焦黄的麦秸秆就在打谷场上歇下了。我把扬过灰尘的麦粒交给天空的阳光后,蹲在泡桐树下,和小伙伴一起玩麦秸秆游戏。

父亲不爱说笑,一边抽着旱烟,一边伸手从地头的水沟里,把浸泡好的麦秸秆捞出来掐头去尾。我已无心和小伙伴玩游戏,坐在父亲身旁,一只手臂搭在父亲的肩膀上,认真地瞅着父亲手中的麦秸秆。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不用一针一线,麦秸秆在父亲手中上下翻飞,只一袋烟工夫,一只形神兼具的玩具蝈蝈诞生了。当我从玩具蝈蝈的游戏中安静下来,父亲的烟叶布袋旁边,几个用麦秸秆编织的蝈蝈笼还散发着父亲手上的汗香呢。我想象着黄豆秧铺满田野的时候,逮几只蝈蝈装进笼子,挂在麦秸秆屋檐下的木制窗棂上,夜深人静的时候,热风刮走了村庄的热闹,听蝈蝈不紧不慢的叫唤,那叫声虽然不大,却压折邻居家不明真相的狗吠声。

开学了,大人总是天不亮就喊我起床去上早自习。我坐在床沿发了会儿癔症,随后伸手从地上捞起“透风”布鞋,在床沿磕出鞋壳里硌脚的麦粒,拍拍还没有睡醒的脑袋,揉揉装满金黄色麦粒的眼睛,往学校的方向跑去。

可能是白面馍的营养和有麦秸秆玩具相伴,小伙伴的精气神都很饱满。

放学的路上也闲不住,经过大队部房后时,我和小伙伴各自捡起一个瓦片,别小看了这个瓦片,这可是我童年的又一个好玩的玩具。

那时的玩具与化学元素无关,而且不用花一分钱随手就能拿到。

年龄再长大一些,尤其放寒假期间,我和小伙伴手中的玩具,也由轻巧的麦秸秆、瓦片,换成了有趣的柴棒。

生产队的牲口院墙根儿搭满草垛,寒风吹到草垛上被弹回到田野里,空旷的场院成了小伙伴的避风港。

我的童年和少年,就在麦秸秆、瓦片、柴棒玩具的陪伴下,幸福地成长起来。突然有一天,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一身崭新的军装,把我的旧玩具彻底地锁进了记忆深处。

1995年底,部队要配备一批高科技现代化办公设备——电脑,处里安排我到科技市场培训学习。培训学习之余,我迷恋上了电脑游戏。竟不敢相信除了家乡那些“原生态”玩具,还可以轻松地只动动手指,就能玩得眼手抽筋。从最初的扫雷、俄罗斯方块、小坦克,到后来的视频影院、百度资料、电子书,电脑几乎成了我业余生活中的主要玩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推进,短短几年时间,手提笔记本电脑、家庭游戏院线也很快普及,智能手机的出现,尤其是微信的横空出世,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手机几乎替换了电脑,微信一下子淹没了我的业余生活。

与朋友聊天谈到手机和微信时,朋友轻描淡写地说,不久的将来,手机很有可能被“视觉网屏”所替代,到那时,想要什么,只需意想一下,眼前就会自动弹出一个“视觉网屏”。面对朋友的描述,我没有惊讶,因为科技已经走进“高铁”时代,快到还没有想到,新生事物就已经真真切切地放到了办公桌上。

麦秸秆、瓦片已经成为过去,手机和微信也已走到了玩具的高峰,“视觉网屏”时代,还会遥远吗!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