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2 15:06:00
编者按: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迎来了22岁生日。
22年来,杨凌示范区扎实履行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不断追赶超越,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乡村振兴等方面结出丰硕果实。为了全面展现杨凌示范区成立22年来的崭新面貌及显著成就,本网特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礼赞杨凌新成就”系列报道专栏,以飨读者。 今天推出第一篇《破旧立新 打造村美民富新生活 》。
农业科技报社-中国农科新闻网实习记者 李煜强
“习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现在我们群众真正都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这得益于党的政策好,感谢政府对我们群众的牵挂。”8月1日,记者来到杨凌大寨街道办梁氏窑村见到徐新志老人时,聊到现在的幸福生活,他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盛开
房间干净、整洁,茶几、沙发、空调等家具一应俱全,徐新志说,“90多平米的房子,和老伴俩人很宽敞,现在生活相比以前,真的很幸福”。
徐新志老人在按摩椅上感受着幸福的味道
徐新志说,原来的梁氏窑村民日子过得比较艰难,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过去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如今,出门转一转,拉垃家常串串门,累了在按摩椅上躺一躺,很舒服”。现在大伙都住进了楼房,腰包也都鼓了起来,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还是多亏了现在党的政策好,农民挣钱的门路都多了”。
在梁氏窑社区,像徐新志一样享受到新政策过上新生活的人很多。社区村主任王双科介绍,自村里提出以街道改造,群众纷纷开始对房前屋后进行了修缮,用实际行动建设美好新家园。
余晓琴是汉中宁强县大安镇人,1996年嫁到梁氏窑,她对来到杨凌大寨街道梁氏窑的感触很深,“我刚到这的时候,一度很失落,最后我还是决定留下来,因为我知道再艰难的困境也只是暂时的,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奋斗才能实现”。
如今走在梁氏窑村,商户店铺林立,交通四通八达,特别是村集体资产的盘活带动了村民收入,村民幸福指数逐年攀升,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徐朝武带领群众在打扫路面卫生
村民变股东 致富有了新抓手
“现在我们农民的住宿条件好,生活水平高,收入有了保障,村干部也是真的为我们普通老百姓着想,我们作为村民,都很积极的响应村上的号召,现在的生活真的很好!”68岁的刘秀英是梁氏窑的村民,据她讲,2018年5月份她家开始改造,现在家里的收入依靠分配的商铺和合作社的分红,完全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梁氏窑社区副书记徐朝武说,以前的梁氏窑基础设施建设差,产业经济发展缓慢,群众没有发展经济的抓手,村民温饱问题历来是村里面临的严峻问题。从1999年梁氏窑开始发展集体经济,制定了“以企兴村”的五年发展战略。
到2004年,村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8000元增加到16000元。短短5年时间,到2009年村民人均收入突破了2万元大关。细数以上的种种数据,可以看到,杨凌大寨街道办梁氏窑是一个诠释乡村振兴,发展集体产权经济的典型示范。
2017年,杨凌示范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打响,梁氏窑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成立了梁氏窑股份经济合作社,明确了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名称、性质和职能、股东的确认和其权利义务,股权的设置和配置及具体量化等内容,给予每户按人头发放了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证,广大社员群众积极配合,梁氏窑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吹响了号角。
通过近10 年的发展,如今的梁氏窑已经不是先前的贫穷乡村、没落村镇,现已逐渐成为杨凌示范区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产权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标杆。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如今的梁氏窑村村民不仅从土瓦房搬进了“洋楼”,而且腰包也鼓起来了,每年人均收入也很可观。村民都说这都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党的好的政策的引领。
徐朝武(右)在和股民聊天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带领群众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基础保障。
走进梁氏窑股份经济合作社,外墙面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红色字体赫然醒目。
徐朝武说,作为杨陵区成立的首个经济合作社,梁氏窑股份经济合作社不仅是一个生动实践,还是杨凌示范区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践的成功示范。
据徐朝武回忆,从“以企兴村”“商贸立村”“一带两区”到2018年试点开展“两改一推”(改造农户房屋,改造村内道路,推进城中村民宿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都是以发展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运用好农村集体产权为主线,推动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民宿产业,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梁氏窑社区的重要工作。现在的梁氏窑已经走上了快速发展、富裕生活的快车道。
谈及未来的发展,王双科说,下一步梁氏窑将继续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精神与农村综合改革相结合,与培育商业人才相结合,与产业项目相结合,通过平台拉动把农民吸纳到经济组织中来,通过产业带动把农民吸附到产业链中来,通过创业驱动,把农民吸引到返乡创业中来,继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梁氏窑社区新的产业发展的路子上来,继续带领群众走出一条村美民富、产业兴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