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5 11:48:54
1949年,随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意气风发的中国人民开始当家做主。实现了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的神奇传说。随着农业化、机械化、电器化的逐步实施。人们便开始盼望着顺风耳收音机、千里眼电视机能早早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1968年,我们卫庄村村委会购买了一台提便式收音机。夏夜的傍晚,人们兴致勃勃地步入到村委会,开始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群众里三层外三层把小小的村委会院子围了个水泄不通。邻居董大爷噙着旱烟袋,高兴地说:“北京几千里远,咱这里不用电线,就能听到北京人的声音,这不是古人常说的顺风耳吗?社会好着哩,人能像孙悟空一样乘着飞机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现在咱就盼望着什么时候能把千里眼,顺风耳装到一个匣匣里,看那人人影影连说带唱就好啦。”突然,一个年轻的后生接住话茬:“那叫电视机,社会发展这么快,我看用不了几年咱村就有啦。”
果然,这话被那个后生说中了。1979年,村委会购买了一台12英寸“金星”牌黑白电视机。那时,村里像过年一样热闹。每天晚上,人们聚集在大队院里争相观看电视剧 《霍元甲》。又是那位邻居家的董大爷拉开了话匣子:“我活了83岁,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做梦也没想到如今能看到这千里眼,顺风耳的人影影。”坐在大爷一旁的快嘴李婶子说:“可不,以前城里电影队来咱村放电影,一年才演一次。现在可好啦,天天看电影,美着哩……”
那时的我,多想盼望着自己家能有一台电视机。这个梦想直到1987年元月才得以实现。当时,我正准备结婚,在和家人多次商议后,买了一台17英寸的“黄河”牌黑白电视机。晚上,左邻右舍家的叔叔、婶婶兴高采烈地聚集到我家看那台黑白电视机。荧屏的无穷魅力让邻居们感受到80年代新的文化气息,同时也改变了农村人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
几年后,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彩色电视机也随之进入寻常百姓人家。我也有了更高的欲望,从几个月的工资中积攒了2600元,买了台23英寸的“王牌”彩色电视机。这台电视机屏幕大,色彩艳,图像清晰逼真。与那台老式的黑白电视机相比,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王牌”彩色电视机伴随着我们家庭生活的发展变化,走过了15个年头。由于电视机线路板老化,我不得不再投资7900元买了台55英寸全智能“创维”超薄型电视机。这台电视机不仅能看3D电视节目还能上网查资料、玩游戏。
面对电视机的飞速发展,我由衷地感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的家庭生活的巨大变化。它让我见证了从收音机到全智能电视机的发展变迁,也让我真正体会到千里眼,顺风耳的神奇现实。我衷心地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