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可节水40% “零排放”的“杨凌方案”

参展首届杨凌(国际)节水大会

2019-08-27 10:00:24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实习记者 郭媛媛

“我们提出‘零排放’的‘杨凌方案’,可节水40%、节肥95%、节药60%,运用农业废弃物喂蚯蚓,还解决了‘尾菜’难题。这也践行了国家‘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基本实现了农业水、肥、药零增长。”8月22日,在首届杨凌(国际)农业农村节水大会上,杨凌示范区蚯蚓高效循环农业生产基地负责人李康定正在向参会人员介绍他们自主创新的一项了不起的土壤修复新“药方”。小小展台前围满了国内外参展者。

GetAttachment

杨凌示范区蚯蚓高效循环农业生产基地负责人李康定(右一)在首届杨凌(国际)农业农村节水大会展会上向参展的外国友人介绍利用蚯蚓种养殖模式种植和研发出的一系列技术和产品。

没有背景音乐,没有电子屏演示,展桌上摆着一盘西红柿,一盘猕猴桃,几瓶蚯蚓粪样品,地上是十来袋全部采用蚯蚓粪作为基质栽培的果蔬。李康定拿着一瓶蚯蚓粪,耐心详细地向参展者讲解它的作用和优势:“果蔬用蚯蚓粪作为基质栽培,在坐果期、生长期和成熟期分别喷施用蚯蚓加工制成的有机活性酶叶面肥,不加任何添加剂,这些蚯蚓粪肥料替代全部购买性有机肥,助力绿色循环农业,提高果蔬的产量与品质。”

GetAttachment

记者看到,现场试吃西红柿和猕猴桃的参展者边吃边竖起大拇指,纷纷点赞。“从未吃过口感这么丰富的猕猴桃!”“口感比水蜜桃还柔软。”“全是沙瓤!”“是小时候的味道!”......“这些西红柿,无需剥皮,可以放心吃。猕猴桃吃起来也更健康,营养价值更高。”李康定开心地和参展者交流着。

在中国蚯蚓学会主席,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黄福珍老师的指导下,陕西却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园艺学院、植保学院、食品学院、生命学院相关专家教授共同合作研发出蚯蚓绿色健康生物循环高效生产新技术,为土壤修复开出了“杨凌药方”,并利用蚯蚓种养殖模式种植出高营养健康食品一一却行蚯蚓高钙多维C高营养西红柿、却行蚯蚓果香多维C西红柿,开启了中国式营养健康农业新模式。

“让绿色食品走进每一个家庭,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在土壤修复、沙漠化改造、物质循环再利用等方面,都能用蚯蚓做文章。”李康定对记者说。今年6月初,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考察蚯蚓生态农业项目,并邀请李康定作为特聘专家,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西农大“院士工作站”,对当地的山地苹果进行土壤改良、蓄水抗旱、品质提升、特色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旨在为山地果园蚯蚓生态种植的技术可行性探路。

GetAttachment

笑容多于疲惫的李康定在推介间歇,不忘照顾记者的存在。“今年我们的43万个猕猴桃都是采用蚯蚓高品质生产技术栽培的,是有品质保障的好桃。今年又带动了7户农民种蚯蚓猕猴桃,将以高出市场价20%的价格来收购。目前已和武汉一家餐饮公司签订了定向合同,每个猕猴桃的订金是6元,这笔钱也已到账。9月份起,我们要和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始做餐厨垃圾与农业废弃物蚯蚓资源化再生与高校节水循环农业,建设杨凌基地和延安基地。”说起今年的收益和未来的打算,笑容也掩不住他的兴奋和激动。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