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朱渭兵:子承父业“秦薯”育种路

2019-09-04 19:01:37   

育种工作辛苦、单调、周期长,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但有这样一群坚定的人,为了大地的丰收,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基层,只为培育优良作物品种;他们的科研不在宽敞明亮的实验室,而在风吹日晒的田间地头;他们用自己的坚守换来老百姓的金色收成,用自己的奉献唤起大地丰收之歌。

“秦薯1号”、“秦薯2号”的选育推广,在物质匮乏的70年代,一定程度解决了人们吃饭的问题;90年代,“秦薯4号”、“秦薯5号”品种的审定,满足了市场对“干、面、甜”蒸烤型红薯的需求;当现代人越来越关注保健食品,彩色“秦薯8号”适时育出……

在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有这样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父子两代人潜心红薯育种研究几十年,培育出了“秦薯”系列红薯品种,年创造效益达10亿元。其中,秦薯8个品种有5个是朱俊光、朱渭兵父子选育出来的。

初心笃志秦薯育种

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记者来到位于国家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孵化园,朱渭兵正在大棚里查看红薯育苗生长情况,此刻他还沉浸在育苗的专注里,对记者的到来似乎有一丝漠然。

“红薯育种没有终点,是优中选优的过程,创新一直在路上!”采访时,在闷热的塑料大棚内,满脸汗珠的朱渭兵不停地向记者推荐着自己的红薯产品,脸上写满了满足和幸福。

来到朱渭兵办公室,记者看到他父亲朱俊光的一幅照片:朱俊光蹲在红薯地里,手边是一窝红薯,皮橙黄,外形成纺锤状——两头细、中间粗,长短几乎一般齐,像站队一样排列得甚是齐整。

朱俊光,在全国红薯行业享有盛名,是“秦薯1号”、“秦薯2号”等品种的创始人、著名的红薯育种专家。

“陕西没有红红薯,引进河南白红薯。”这句当时的顺口溜,说明在很长时间里,陕西没有自己培育的红薯品种。1958年,在时任教研组主任赵洪璋教授的鼓励下,朱俊光独立进行红薯教学和科研,自此,红薯成了他一辈子的研究方向。

“这张照片就是老父亲育的秦薯4号。”朱渭兵指着照片上的红薯对记者介绍着父亲创新的“改良水平扦插”技术。

育种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新一代育种人,朱渭兵继承老辈育种家优良传统,他坚信,付出终有回报,未来会有新的育种奇迹,民族种业也将日益强盛!

秉承老一代育种人的嘱托

1994年,朱渭兵从西北农大食品系农产品加工专业毕业,在一家食品厂当了一年多的技术员,后去西安交大继续深造。当他毕业要找工作时,父亲希望他回杨凌。

“那时父亲育种缺人,希望能回来帮他。在极其纠结的情况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参与了‘秦薯4号’的选育。”朱渭兵也没想到,自此一干就是将近二十年。

转行搞育种,对朱渭兵来说没有任何难度。5岁时,他就在父亲试验地边上玩,看父亲给学生上课,当时就已能记住二三十个红薯品种。他大笑着说自己“从小就是研究生毕业”,这里头的道道,看都看会了。

“老父亲太苦,印象中从没穿过一件干净的衣服,从没有礼拜天、节假日,我小时候对父亲整天在地里忙碌很不理解。”朱渭兵对记者说;“现在搞了这个理解了,庄稼是活的,伺弄不好就死了。”

1996年,朱俊光退休了。但在试验地忙惯了的他,还惦记着红薯育种。他创办了杨凌薯类研究所,并常自嘲自己干的是“三无”科研——无场地、无人员、无经费。

那时,杨凌西农大等几个学校合并,加上老校区拆建,朱俊光原位于机电学院边上的试验地没有了,退休后也没有了科研经费来源,他就自己花钱在园艺场租了一块地,继续着红薯新品种的选育。

两年后,朱俊光选育的“秦薯4号”通过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以其高产、稳产、优质、商品性好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许多农民依靠这个品种发了家,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他们把“秦薯4号”亲切地称为“市场薯”。“秦薯4号”先后引种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市,累计推广200多万亩,增值2.5亿元。依靠红薯富裕起来的农民,称他为“红薯王”。

采访期间,“情怀”这个词被朱渭兵不断地提起。他说,从事这个行业是受父亲精神的感召,也是为了实现父亲的愿望,是一个要忍得住寂寞清贫,淡泊名利才能干下去的事业。

传承“秦薯” 育种研发后继有人

在杨凌现代农业孵化园杨凌金薯种业公司内,除展示陕西主推良种“秦薯4号、5号、8号”外,还展示高淀粉型、食品加工型、食饲兼用型、菜用型等专用型薯类,彩色红薯有紫薯、红心薯、黄心薯、花心薯等品系。在栽培方式上有无土栽培、雾化栽培、空中结薯、精品微型“迷你薯”生产等。依托杨凌现代农业孵化园,杨凌金薯种业公司现在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红薯示范推广基地。

如今,陕西省内种植的红薯80%是秦薯系列品种,秦薯良种年创造效益达10亿元。很多人因为种红薯而发家致富了,比如延安的甘谷驿,红薯在地头收购,每斤就2.5元,按平均一亩产4000斤计,一亩就能收入1万元。

朱渭兵给了记者一份材料,是关于红薯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方面的,里面有很多朱俊光总结的红薯种植经验,很多是朗朗上口、农民易于理解和掌握的顺口溜。

“高垄结大薯,深水养大鱼”,说的是红薯适宜于垄作;红薯是“大肚子”作物,吃饱、喝好才能高产;“一窝一把灰,红薯结成堆”,说明红薯是喜钾作物,施肥时要以钾肥为主,不能不施肥,也不能只施氮肥;“深栽长蔓蔓,浅栽结蛋蛋”,是指要在保证成活的前提下提倡浅栽……

“先插,后躺,再抬头,多埋少露,深插保苗,浅埋结苕。”朱渭兵说,这一浅白表述的栽种技术,学名叫“水平改良扦插技术”,也是他父亲总结的。

“好的技术,也要农民易于掌握,因此需要同时具有双方的思维,既有研究者的思维,也要有农民的思维,这样,才能做到深入浅出。”对父亲的“顺口溜”,朱渭兵这样评价道。

朱渭兵和父辈走着不同的路,却为了同一目标:父亲是站在大学专家教授的角度做科研、教学、育种工作,而他主要从产业推手的定位出发去推动红薯产业发展,企业通过打造全产业链推广模式实现双赢。(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