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5 10:39:00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海明
“苹果树想要长得好,年年结果多,不只是关注地上长得好,更要关注地下的根系有多发达,只有两者生长平衡,果树才能健康成长,不但产量高,质量高,而且不容易出现早衰以及多种病虫害……“。近日,在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示范区杨凌的创业工场电教室,50多名来自宁夏红寺堡的新型职业农民正在听取宁夏鸿辰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技术专家——西北大学农业化学研究员杨旭武、杨凌品牌促进会会长王天玉及农业科技报“农业科技110栏目主编”的讲课。
大家听着西北大学杨旭武老师讲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怎么选择农作物品种,如何因地制宜施肥、播种、修剪、防虫的问题。时不时举手提着诸如枣树长了好多年为什么不结果;苹果树早期落叶是什么原因的问题,一边记着笔记,有的拿起手机不停的拍摄着老师的幻灯片内容。凝重的表情中透露着学员们对学习的仔细、认真。当农业科技报“农业科技110栏目”主编讲起与大家平时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如何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时,大家就如何维护自身合法利益,远离假农资坑农害农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原计划一个小时的课程却进行了二个小时,当讲到新型职业农民应该具备的素质时,农民常常遇到的土地流转、租赁等合同问题,什么是家庭农场、如何设立家庭农场及家庭农场的权力义务及国家相关政策成为大家提问和最感兴趣地热门话题。台上老师们耐心细致、通俗易懂的解答,台下学员们越听越来劲,不停的记笔记,用手机拍照。“这些太实用。”回族学员红寺堡开发区南川乡范德录激动地说:“我们只知道种自己的十几亩地,看来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村专业合作社是未来农村经营的方向……”不知不觉中,课已经讲到中午快1点了,学员们的掌声不断、热情更加高涨。
此次在杨凌的4天学习计划中,半天室内学习,半天室外参观学习,但学员们渴求学习的积极性十分高涨,给带队老师说:“把我们的午休时间利用起来,咱们集中把理论扎实学完,留出更多时间去实地参观,这样可以开阔眼界,启迪思维。”根据实际情况,带队领导及时和各位老师沟通,集中把理论教学内容一字不拉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完,目的是满足大家的学习热情。
不巧的是,天公不作美,学员一到杨凌就遇到了连阴雨,老天好像在考验我们的学员,但各位学员参观基地的热情没有被寒冷的雨水所阻挡。参观杨凌金山中药材种植基地时,在雨中,大家走了几里泥泞路听着基地技术员介绍树型金银花新品种、油用牡丹、生物柴油树——文冠果的种植技术,有的学员说,这太稀奇了,树种子竟然能榨出柴油。有的学员为长在树上的金银花而惊叹。因为他见过的金银花是长在藤蔓上……
4天的杨凌学习中,大家参观了猕猴桃基地、葡萄基地、蟠桃基地、冬枣基地、杨凌的农庄产业园、杨凌秦岭山公司农业示范园中的梦幻花卉馆、日本植物馆、澳大利亚种植馆、南方水果种植园等六大名馆。在结束此次培训活动的最后上午,大家不顾连日来的疲劳,参观了杨凌博览园的动物馆、植物馆、土壤馆等。回族学员康有全是红寺堡开发区新台村人,他感慨地说,此次学习实在太扎实太丰富,见到了没见过的植物,尝到了没吃过的水果,看到了只有在国外才能看到的植物,也在示范园区见到了来自非洲的学员,还和他们进行技术交流,收获真是太大了。
学员吴忠市红寺堡西源村张耀明说,我们哪里也种有十多年的枣树,树长得几米高,就是没产量,看了武功冬枣基的的枣,不到一人高,就果实累累,交流中才得知,纯粹是不会修剪造成的,我们把树的小枝全剪了,认为留下大枝才能结果,结果一听才知道把小的结果枝给剪除了,用什么来结果呢!
吴忠市红寺堡区菊花台村邵婵婵参观过程中不停的拍照或录像,有时还在地头和家人视频。她说,虽然家人、邻居没来,我在杨凌拍摄了大量照片,也录制了视频,回去后让大家分享。和她一样拍照带回让村民通过照片参观的学员也十分普遍。
吴忠市红阳村段建荣说:“这次时间太紧了,以后有机会我还会来杨凌学习,还想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走走,感受一下厚重的农业文化。”
带队领导,红寺堡区农业农村局尹静说,这次培训大家反映不论从农业生产知识上,还是农业经营模式、思维上很受启发和鼓舞。以后还会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农民成为农村致富和发展的引领人,让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成为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