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0 08:37:33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耿苏强
杨凌,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肩负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如今,农业技术交流的触角已伸向海外。
近日,走进陕西华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展厅,“援外培训(华秦农牧)基地”牌匾异常醒目。
作为杨凌直属的国有企业,华秦农牧承担着带动杨凌饲料产业和畜牧业发展、开展职业农民培训等重要职责使命。目的是让每一位培训参与者成为成功经营和科学养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成为新观念、新科技的宣传器和播种机,为推动饲料工业和畜牧业健康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2017年,“杨凌示范区国际合作援外培训(华秦农牧)基地”正式成立,华秦农牧承担起了杨凌援外培训的新使命。两年来,公司在承担援外培训工作上,为示范区打造“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农业中心,让杨凌农业科技插上翅膀、飞向全国、走向世界贡献华秦力量。
公司负责人邱福全介绍,近年来,公司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和科技示范作用,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农业高等院校的动物营养、畜牧兽医专家教授,专门针对从事畜牧饲料行业的返乡农民工、饲料经销商和养殖户的专业短期培训班,涉及公司的所有经销商和西北地区大部分规模化养殖户(场)。从而锻造一大批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集群,有效促进农民降本增效、增收致富,带动区域养殖业健康发展。
邱福全介绍公司培训情况
如今,华秦农牧将以战狼的精气神,乘着国务院《批复》的春风,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一路奔跑、高歌、驰骋……
在杨凌,诸如陕西华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援外培训工作的企业还有很多。
据了解,在商务部、科技部及省商务厅、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杨凌充分发挥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作用,积极承担国家使命,面向上海合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农业技术交流培训,取得了丰硕成果。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截至目前,杨凌示范区已累计承办103期援外培训项目,为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2500多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其中丝路沿线国家1400余名。培训场次从10多年前的每年1期至2期,扩大到现在每年15期左右;培训语种从初期的英语到目前的英、法、阿、俄、葡5个语种;培训对象从当初仅面向农业技术人员到目前中高层政府官员以及学术界和商界代表;培训内容从初始的“旱作农业”“节水灌溉”两个主题到如今的“经济管理”“工程施工”“中医药”“电子商务”等16个领域。通过培训,越来越多的外国官员和技术人员掌握了中国现代农业的“杨凌方案”,杨凌农业科技在“一带一路”国家生根发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杨凌的援外培训,正如库玛丽所唱“芬芳美丽满枝桠”,在世界各地溢散着沁人的芬芳,成为杨凌标注在海外农业中最显著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