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3 15:05:00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实习记者 吴凡
为感恩、铭记感谢后稷为中华农业发展作出的里程碑式的功绩,传承、学习并发扬后稷乃至祖祖辈辈教我们的农耕法则,同时祈福祝愿华夏大地五谷丰登、人民衣食无忧、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9月23日,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由杨凌示范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主办,华商传媒集团、华商报社以及杨陵区文化和体育旅游局承办,杨凌示范区展览局、杨凌示范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共同支持的己亥年农神后稷祭祀祈福暨农耕文化传承大典于杨凌教稼园内举行。
感恩农神后稷 传承农耕文明
上午8点30分,文化代表、农企代表以及学生代表等近300人齐聚杨凌教稼园,佩戴绶带庄严肃立。伴随着雄浑的鼓声,首先由杨凌职业技术学院60名学生代表着汉服行祈福礼,并依次通过敬献五谷、上香、祭酒、赞礼宣、齐诵福文、行祈礼等形式进行祭祀。仿古礼器、丝带、丝绸等古器和祭品点缀全场,显得格外庄重。
祈福过程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农村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樊志民教授,诵读了祭文祈福“家业安康,农牧兴旺,社会和谐,国运盛昌”,并在祈福最后阶段,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小麦研究中心主任吉万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喜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科学系硕士生导师、农业推广研究员杨引福,中国小麦育种专家、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赵瑜展卷轴,播撒五谷,行三鞠躬之礼,感恩农耕始祖后稷。
期间,参礼者、观礼者、学者专家等向农神后稷像行三鞠躬礼,感恩后稷教稼,传承农耕文明。
遵循先贤步履 践行时代使命
杨凌是中国农耕文明发祥地,这里流传着很多和农业有关的传说,也保存着和不少农业文明的遗迹,同时,杨凌也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中国唯一以农业为特色的自贸区所在地。后稷作为农业始祖,最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对他的祭拜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农业文明的一种形式。
“我们大多数是第一次参加祭祀大典,对后稷的了解不是特别深,通过这种形式,能深刻感受到农耕文明的发展是有深刻涵义,我们要对农业怀有感恩和敬畏之心。”作为参与者,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里颇有感触。
据悉,今年是第5年举办祭祀祈福活动,而本次祭祀活动又值中国农民丰收节与秋分时节,祭祀典礼的举办既能让更多人了解后稷为中华农业发展做出的贡献,也能使人们学习、传承和发扬后稷乃至祖祖辈辈赋予我们传播优秀农耕文化的使命,祈福华夏大地五谷丰登、人民衣食无忧。
附:己亥年农神后稷祭祀祈福暨农耕文化传承大典祭文
岁次己亥,癸酉之月,节届秋分,杨凌各界肃戴虔敬,谨备尊礼,恭祭农神后稷。辞曰:
有邰姜嫄,践履圣迹,感而有孕,生兹后稷。相地之宜,五谷树艺,教民稼穑,执农不弃。文明发祥,子孙繁衍,礼乐典范,周祚绵延。尚农重耕,五谷芬芳,中华农脉,源远流长。古之邰国,今日杨凌,尚农重教,一脉相承。农业示范,国家使命,科教兴国,砥砺前行。农林科大,莘莘学子,科普研学,诚朴勇毅。现代农业,国之根本,农耕文化,民族基因。自贸特区,沟通西东,农高盛会,惠溥农工。三六三一,智融商融,上合农训,丝路畅通。西北调查,情系苍生,分类辩型,思精规宏。保障生态,护佑健康,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安吉共识,新农宣言。大仓行动,合力共建。领会回信要义,汇聚兴农力量。扎根西部大地,谱写一流篇章。贯彻批复精神,明确核心示范。杨武周一体化,开拓发展空间。服务旱区,农牧担当。荣膺大任,努力方向。
秦岭巍峨,渭水流长。秋高气爽,恭荐心香。敬祈农神,佑我万民。家业安康,农牧兴旺,社会和谐,国运盛昌。大礼告成,伏惟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