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威”观察 |丰收节上看兴化大米的品牌之路

2019-09-23 18:47:07    孙鲁威

灌浆时节的水稻在蓝天白云微风的呵护下那叫一个婀娜呀。脆生生的茎秆绿色的叶,擎举着正在努力变黄的沉甸甸的穗。现在正是水稻一生中这最好的年华,这让人禁不住地要说:“著名的‘9108’,你怎么这么好看!”你让兴化水稻产业,也进入到了最好的年华。

9月21日,我们来到位于江苏省兴化市荻垛镇的泰州和平米业有限公司,我见到了54岁的董事长、总经理滕荣生。他竟然说“9108”是他最早引进到兴化的,这让我有些震撼了。这次,他们的大米产品也要在唐庄村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会场上亮相,他们公司还贡献了一个丰收节“十大农产品网络销售达人”。看来这个公司不一般。那就让我们先走进去看一看。

兴化大米是有故事的

和平米业成立于2003年6月。不是为了做大米,而是为了做品牌。当时市场上散装大米价格是0.75元/斤,和平米业推出的彩包“水乡老农”品牌做到0.85元/斤。他们选用的是当地最好的大米品种“武育粳3号”,口感软,味道香。而把大米做出品牌来,创新点就是把不同品种分开来收购加工。

滕荣生18岁就开始做“粮贩子”,洞悉米业弊端,那就是混收混储混加工,这样加工的大米没有品牌,即所谓的“稻强米弱”。滕总当时对粮贩子的要求就是,如果单品种收购武育品种,每斤加价5分钱。这样,做到了分品种收购。这种模式到2008年遇到冲击。因为品种退化,产量下降,米厂的加工量由每日200吨下滑到100吨。

寻找新品种成为当务之急,在3年的时间里,公司靠用普通品种勾兑约30%糯米的办法来维持经营。当时的市场米价是1.50元/斤,糯米价格是2.50元/斤,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直到2012年,省农科院介绍了一个新品种“南粳9108”。滕总如获至宝。由于当时没有土地流转政策,他到江苏大丰国有农场租了2500亩地。由于在外地经营花费高,当年亏损了60万。滕荣生准备放弃新品种实验。

 

转机是2013年国家出台了土地流转政策,滕总的老家戴南镇搞土地流转试点,他就流转了1200亩地,条件是:一、种子不收钱,二、产量按当地最高产量测算,三、收购价格高于市场收购价0.15元/斤,外带免费烘干。就这样,与多家合作社签下了15000亩的收购合同。结果产量高于当地100斤/亩,种植户实现亩增收300元。

但这次遇到的问题是丰产不丰收。由于“9108”大米不如“武育粳”透明光亮而是发白,消费者说是不是泡过水了?这就逼着滕荣生当年投入了60多万在上海、南京的地铁、晚报、社区报上做广告。做到“水乡老农”成了社区老太太议论的热点和焦点。

2014年,连周边县市的农户都找来了,要发展“9108”。当年签了4万亩收购合同。秋收又遭遇米厂抢收“9108”。这次,滕荣生少收了一万斤合同水稻,但他很高兴,优质水稻发展起来了,农民增收了。2016年以后的三年,年合同量稳定在6万亩,因为“9108”已经普及了。今年,兴化市90%的水稻面积都是“9108”,周边200公里范围内也都是这个品种。“9108”目前市场批发价2.15——2.20元/斤,比普通大米高5毛钱。种粮户亩增收入200元。

目前,和平米业正准备改建厂房,扩大加工能力到12万吨,约覆盖30万亩水稻。他又成立了江苏米都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覆盖25家合作社共5万亩土地。因为近年“9108”价格下滑,滕荣生已经紧锣密鼓地在试种新品种。他利用自己流转期十年的2000亩地试种了省农科院的三个新品种,目前新品种长势十二分地良好,喜得滕总抚摸着稻穗不能自已,说亩增产200斤不成问题。         

兴化大米是引领时尚的

量越做越大,滕总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今年预计亏损400万元。原因是去年收购时的水稻价格是1.58元/斤,而目前市场价格在1.30—1.40元/斤。风险怎么规避?滕总听说了有粳米期货,以后也许要使用这样的新工具,就像使用电商一样。如今,他的儿子和侄子滕桂华两个年轻人在南京经营着公司的电商平台业务,和平米业也希望借助电商平台助推大米产业做强。

公司是2014年开始发展电商业务。滕桂华作为泰州市和平米业有限公司网络销售经理获得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十大农产品网络销售达人”称号。32岁的他大学毕业就来到和平米业工作。由于学的就是电子商务与物流专业,他在电商发展的黄金年代就开始寻求米业的电商机遇。如今,经过多年的互联网一线的实践和积累,他成功地为“兴化大米”铺设了互联网的十多个渠道。结合线下销售,真正实现了全域营销。而通过与互联网一线用户的接触,也更好地带动了公司的线下业务。

滕桂华说,“同样的种子在不同的地方种植就会产生不同的口感”。兴化是传统的“鱼米之乡”,这就是现代消费的卖点。刚开始物流不发达的时候,想做但做不起来,在20斤一包的大米物流费用由40元降到10元的时候,大米才真正进入互联网销售时代。发展很快,从一二线城市,到全国;从一天一包两包,到三四百包。2018年的“双十一”当天线上成交达10万单,卖出100万斤的兴化大米。和平米业的线上年销售额达到了5000万,占到了公司销售总量的三分之一。如今电商平台日平均发货量3000单,带货量达到3万斤。

滕桂华对于电商发展之路,感触颇深:企业开拓互联网销售平台不仅仅使企业有了新的销售渠道,同时也对品牌推广有了新的认识。电商平台不仅仅起到了一个销售的作用,更起到了一个品牌的渠道传播和大众对品牌的认知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囤货带来了风险。

 

目前,公司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线上做品牌,一方面在线下做市场,目前又推出了三四个新品牌。而稻香老农、庭院老农、东北老农,这些“老农”都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它们是不是继续招“上海大妈”的喜爱,是不是能走进更多爱米人士家庭,都需要从线上的价格走势去进行市场判断。为了进入上海市场,滕桂华曾在上海住了一年进行市场调查。如今,上海市场70%的大米市场由东北大米让位于兴化大米。主要原因除了兴化大米品种更适合上海人口味,再就是和平米业将电商销售品牌理念确定为24小时从加工到消费者手中,迎合了主食消费新鲜化的新消费时尚,而兴化的区位优势本身的内涵就是“新鲜”优势。

和平米业的两代人如今有着明确的分工,市场交给了年轻一代,而滕荣生致力于新品种试种与推广。由于电商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影响力,带来了消费者说话这样的广告效益,公司把更多的投入放到了种植基地建设上。滕荣生带着我们看了荻垛镇北王村、南王村两千亩地的稻田,他对比着几个新品种的长势特点,议论着新品种的商品名称。我们坚信,滕荣生和他的和平米业,正在引领“兴化大米”走向下一轮丰收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