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9 09:32:32
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讯(记者 崔福红)到2020年,把我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发展活力、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真正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9月27日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省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乃卫先生,就我省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和今后的工作重点做了介绍。
近年来,全省供销社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和实施意见精神,把加强供销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省社研究制定了陕西供销系统《三年基层工作方案》,对全省系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大力实施固本强基战略,积极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各项基层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抓基层工作合力初步形成。省社坚持把基层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成立省、市、县三级供销社基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县联动机制,负责推动基层工作谋划、组织实施以及目标任务督导落实。设立陕西供销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2017年用于奖励创建的“基层社标杆社”20个,共计450万元,2018年扶持“基层社标杆社”资金达1000万元。
基层组织覆盖面持续扩大。综合改革之初,全省供销系统共有基层社933个,三分之一的基层社发展较好;对于仅有牌子,无资产、无业务、无经菅管理人员,属典型的“空壳社”。经过三年来的努力,全系统已发展基层供销社1092个,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7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982个,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7289个,基层经营服务能力有效增强,经营规模和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基层组织的恢复和发展,为全系统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农服务功能稳步扩展。针对我省供销社基层组织服务功能较单一、协同发展不足、与农民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途径,广泛吸纳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逐步推进基层社“三会”制度建设,多种方式密切与农民组织上和经济上的联结。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力推广以土地托管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品种从粮食作物延伸到经济作物,服务对象从普通农户拓展到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托管面积60.51万亩,建立托管服务中心91个,庄稼医院68个,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2.5亿元,直接服务农户7.2万户,带动农户11万户。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培育电商企业,推进实体网点电商化改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形成。适应农民消费需求升级的新形势,加快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
供销社基层形象明显改善。经过综合改革,很多基层社从过去的破院子、烂房子,改造成了现代化的商场超市、功能齐全的综合服务社,不少基层社的经营服务设施成为当地的新地标,供销社的面貌焕然一新。并创建全国百强县级社、基层社标杆社、专业社示范社创建,三年来共获得全国供销社系统基层社标杆社60个、农民合作社示范社74个、星级综合服务社359个。带动全系统销售农产品753亿元,扩大了供销社的社会影响,重新擦亮了“供销社”这块金字招牌,农民群众说“供销社又回来了”。
今后全省供销合作社,着力实施“供销进万村工程”,不断完善县、乡、村组织体系,构建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有机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互协调的基层组织服务新体系,更好地引导农民、服务农民、发展农民。
按照“到2020年全省彻底消灭空白或空壳基层社”的目标任务。对无资产、无业务、无人员的“三无”基层社和基层社空白镇村,采取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县级社投资、社有企业或强社带动、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经营服务网点改建等新建和改造基层社阵地。到2020年全系统力争规范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10000家,行政村覆盖率达90%以上。每个市试点建设村级基层社5个以上,全省供销社系统发展村级基层社50个以上。
提升网络运营水平。以陕西供销电子商务集团为核心,依托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社、连锁便利店等线下实体、乡村网点,加快“供销e家”陕西省级平台建设,构建全省性、一体化的“网上供销社”农村电商体系。
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健全为农服务体系。鼓励社有企业、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托管、土地流转为基础,推广良种良法良机,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运行管护工作,探索开展农村物业保洁服务,发展农村环保产业,推动乡村垃圾分类回收,服务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