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9 16:53:42 杨丹丹
龙安社区原先是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的重点贫困村,由于缺乏产业带动,群众增收乏力,一直无法摆脱“贫困村”的帽子。近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却看一番生机发展的景象。在三河镇龙安社区黑鱼养殖扶贫产业园里,“园主”阮守云正和工人们一起为今年养殖的黑鱼投饵送料、打压增氧。从小就在外地做水产品批发销售工作的阮守云,再听到家乡大力发展产业扶贫的消息后,毅然放弃外地收入还算可观的工作,“拖家带口”的回到家乡龙安社区投资搞起了黑鱼养殖,当起了“渔场主”。“家乡支持返乡创业,巢湖有着天然的渔业资源优势,在外地我也和黑鱼打过交道,没多想,就回到家乡搞特色养殖,希望以自己的投入和付出,带动乡里乡亲的共同致富。”说起放弃收入可观工作来到家乡发展特色种养业的初衷时,阮守云说的是那样的“轻描淡写”。在镇村两级扶贫领导的帮助下,阮守云流转了130多亩土地和40多亩荒滩。靠着积攒的人脉和对鱼类市场的多年经验,他开始了黑鱼养殖。175亩水田,全部用于养殖黑鱼。阮守云一个人忙不过来,便优先使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产业园里工作,在客观上也带动其他贫困户的就业。“以前我在家里干瓦工,一年也就四五万块钱,还特别累,现在跟着阮守云干,一年收入有6万元钱。”对于在养殖场里养殖黑鱼,三河镇龙安社区居民阮永照对目前的工作很是满意。
现如今,他每年为村里增加4万元村集体收入,年底,23户贫困户能拿到1000元的入股分红,目前,村里有4名贫困户在黑鱼基地长期打工,每月人均工资都在3600元以上。在黑鱼养殖扶贫产业园工作的贫困户不仅仅有1000元的分红,16户贫困户以带资入股的形式,于2018年9月份还收到了3000元的保底分红。“作为一名党员,在我有能力的情况下,选择返乡为贫困户为家乡做一点贡献,给贫困户一些实实在在的福利是应该的。”阮守云说道。2018年,龙安社区在黑鱼养殖扶贫产业园工作的贫困户不仅仅有1000元的分红,16户贫困户以带资入股的形式,于2018年9月份还收到了3000元的保底分红。“作为一名党员,在我有能力的情况下,选择返乡为贫困户为家乡做一点贡献,给贫困户一些实实在在的福利是应该的。”阮守云说道。
2018年,龙安社区黑鱼养殖扶贫产业园成立了党支部,在阮守云的带领下,公司党支部突出彰显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发挥监督、保障、服务功能,采取“公司+贫困户”的扶贫运作模式,进行黑鱼生态综合养殖。现在的黑鱼产业园,共同开了7个塘口,预计能年产黑鱼40万斤,产值约500万元。先后有村里的2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产业园工作(其中长期工作2户),以资产和土地等形式入股的村集体和农户还能有一笔客观的“分红”。为巩固脱贫成果,三河镇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精准开展了“回头看”工作,深入实施了产业扶贫、金融扶持、美丽乡村、集体增收、政策兜底“五个全覆盖”工程,大力发展扶贫新型经营主体,采取新型经营主体+产业+贫困户模式,开展“四带一自”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