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用孝心弘扬美德 以行动践行孝义

——记西安市长安区精心伺奉双亲的好儿子 梁天明

2019-10-09 10:05:53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珍宝,永远闪耀着人论道德之光。在我们周围有无数敬老孝亲的好儿女,以爱亲、养亲、事亲、敬亲、尊亲、谏亲、显亲的默默无闻的躬行,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美德,践行道德的义举,传递道德的力量,在温暖父母中,也温暖着我们的社会,受到人们衷心的礼敬和称赞,身为西安市长安区老科协党支部成员的共产党员梁天明就是其中一位不愿显名扬姓而又书写大孝之人。

图片1

孝为德之本,心为孝之源。梁天明深知这人皆尽知的道理。他是父母的长子,在家族中意味着担当、责任,负重和奉献。面对96岁的高龄父亲和86岁的高龄母亲,他既涵养自己的孝心、孝身、孝志,又从孝性、孝言、孝色、孝念做起,在给父母的洗漱、喂饭、入厕、擦身中,到一杯水、一片药、一次房间清扫和尿布换洗里,都用自己细微关爱的真情厚意和一言一行,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尽力履行着儿女的责任和义务,从不以任何借口,推脱和懈怠自己陪护父母的孝行。

图片1

古人说:“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人们也都明白,父母的精神好坏、健康状态与子女们的孝敬紧密相连。年已花甲的梁天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侍奉孝敬双亲。亲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怕他累坏身体,不止一次地劝他找个保姆替他和爱人照料双亲。可他的回答令人无不感动,他说:“家有万金,不如儿女孝心,亲情无法替代。我清楚父母的心思,二老都希望家中暖,儿女孝,孙子读书在身旁,我不能不顺父母的心愿。我也是60多岁的人了,更加懂得了这人世上最丰富的是情感,最珍贵的是亲情,最难报的是父母恩。作为子女唯一要做好的就是孝敬。于是,他在日夜陪伴双亲中,抽空就潜心求教亲友与专业人员,学习和掌握了许多必要的老人护理保健知识。在给老人翻身时,他不再用蛮力,而是用力学原理技巧性去完成。给老人洗头时,他会把自己指甲修剪得长短适宜光滑,水温保持适度,从老人额头到脑后轻轻抓挠。饭菜注意温度,免得伤了老人的口腔和食道,也不能太硬太凉,免得伤了肠胃,引起腹泻。他会把洗脸用的热水,调到以不烫为好,擦洗脸部,双手胳膊时,他知道要慢要轻。给老人翻身和擦洗过程中,他要仔细查看背部、臂部、肩部是否有褥疮或病变迹象。还时时注意大小便是否正常,若有屎尿遗痕,就及时更换衣物,保持居屋空气良好。有道是“细微之处见真情,举手投足知孝德”。梁天明在成年累月伺奉双亲中,始终是爱依旧,情仍浓,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或司空见惯的琐碎小事,来增进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减轻父母的心理压力,让父母感受到子女与家族的关怀和温暖,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图片1

岁月的积淀让人们学会了深藏情感,不会轻易向别人袒露心扉。民间也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说法。可许多人并不知道,给人以厚实坚强的梁天明,他曾被妻子发现独自悄悄哭得不能自控,也在个别知心朋友面前让泪水肆意流淌,惹得朋友跟着落泪。因为亲友们知道,这是他当生活中的误解、委屈、劳累、责任的累聚和叠加涌上心头深处时,无法控制自己情感时的真实流露,也是他辛勤付出后毫无愧疚的泪水。亲友们知道他为了照顾年迈的双亲,将自己旅游的渴望掩藏而多次谢绝亲友的感情邀请。亲友们知道,他不时奔走在家族和医院之间,为父母买药、取药、送医、求医,配置了必要的医疗保健设施,千方百计提升父母的晚年生活质量。亲友们知道,梁天明为了让父亲85岁生日时,过得隆重、热烈、愉悦而又富有意义,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奔走在父亲原工作单位和同事之间,反复登门收集、了解父亲生平事迹,继而出资整理、编印了《神禾劲松》一书,在以书画展形式为父亲祝寿现场,他率领全家子孙以民间跪拜大礼,向双亲表达了敬畏和感恩之情,成为长安首例,强势弘扬了敬老孝亲美德。

图片1

了解梁天明的人都知道,他崇德向善,为人忠厚,书画情浓,存养功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好友守信,惠人而不张扬。他始终坚守“交友要交孝敬人,求教要求德高者”和“结交结君子,栽树栽松柏”的信条,不与不孝者结交,更不与忤逆之徒来往。因此,他的妻子恒利侠贤而知礼,是有名的敬老孝亲的好媳妇。他的二姐梁改贤是职业医师,孝敬老人起了示范作用,不但经常看望双亲,而且把护理知识说给他听,做给他看。他的朋友中也不乏像王东鹏、王实鹏这些“以行动印证孝德,以责任呼唤公德”的孝子贤人,深受大家的尊崇和赞扬。

有一首民谚说得好“羊羔跪乳感母恩,乌鸦反哺报娘亲。禽兽尚知孝当先,为人敬老理称贤。”愿我们的社会有更多的梁天明这样的孝子,将孝道文化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让天下老人们“老者安之”,晚年幸福。

作者:西安市长安区老科协  骆忠学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