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2 15:15:00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耿苏强 王朝阳 胡小卫
10月10日,记者走进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实训基地(杨凌智慧农业园区),看到备战农高会的氛围热烈,在每一座正在建设的现代智能化温室大棚里,闪现着一个个紧张而忙碌的身影。
在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建设,当前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合作实训基地工程进展顺利,会期将与国内外参会者如期相约。届时,在这里将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农业合作实训基地启动仪式。会期,作为本届农高会的重要会场之一,与会者可以切身体会到杨凌智慧农业园区如何将信息技术综合、全面、系统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给陕西乃至全国做出一个智慧农业的标杆,展示未来智慧农业的全貌。
园区大棚内正在紧张施工
农业长智慧 种地更轻松
“这里是阳光智慧服务中心,通过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操作方式,园区大棚收集上来的作物生长各种信息汇总到智慧服务中心,中心根据数据分析,再将指令反馈到各个大棚内,智慧服务中心通过它发出的指令指挥基地生产。”在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办公室主任李锋哲的带领下,记者在园区看到,看到园区门口的4层玻璃楼房,充满了科技感。园区内,智慧农业标准化的温室大棚及大跨度拱棚,让人眼前一亮。
即将竣工的阳光智慧服务中心
“目前,园区建设了12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温室和大跨度拱棚,配套千余种农业技术,可以满足不同国家地区、不同自然条件下农业生产差异化技术需求,部分温室和大跨度拱棚将在农高会期间亮相。”李锋哲说。
据了解,集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实训基地,依托5G技术,通过集成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农业种植管理技术,实现种植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管控和决策,形成的国际领先的全产业链智慧农业系统。
工人正在管理园区内栽植的花卉
同时,园区按照“一心、五区”规划布局建设,采取“公司+专家团队+职业农民”的新型经营模式,集成创新了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最前沿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打造了现代农业技术系统的“杨凌方案”。
运用智慧巧种田 节本增效
智能管理,安全精准、节本增效。作为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实训基地核心区域,智慧农业展示区创造性地将荷兰、以色列等国外现代农业控制、管理系统与国内自主开发的智慧云控制系统相兼容,并创新利用中深层地热水、浅层水源热泵进行供暖和降温,这种新型清洁能源循环技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园区大棚内鲜花盛开
同时,实训基地还将采用AGV无人运输技术建设智能冷链物流区,运用绿色生态和循环经济理念,建设处理秸秆、尾菜等废弃物的生态肥研发区;未来还将建设全面成为展示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的休闲农业康养区。
工人正在为园区连栋拱棚内无土栽培的西红柿授粉
据了解,杨凌智慧农业园以引进和集成国内外先进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为出发点,以打造设施农业集成商和完全方案提供者为导向,以持续创新研究建立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植物生长环境精准控制技术体系为主线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智慧农业示范园区。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园区情况
未来,借助杨凌农高会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将继续高站位、大格局、宽视野建设上合组织农业技术实训基地,以点带面、主动作为,让杨凌成为智慧农业合作的先行区,为实现杨凌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农业智能化、高效化贡献“杨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