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6 19:17:06
麻皮蝽在梨、桃、李、杏、枣等果树上均有发生,均以成虫和若虫主要刺吸为害果实,果实整个生长期均可受害。果实受害处表面凹陷,内部阻织石细胞增多,局部停止生长,果面凹凸不平,果实变硬、畸形,形成疙瘩梨,丧失商品价值 (彩图384)。
麻皮蝽成虫体长20-25毫米,宽10一11.5 毫米,体黑褐色,密布黑色刻点及细碎不规则黄斑;头部狭长,头部前端至小盾片有1条黄色细中纵线;触角5节黑色;喙浅黄色4节,末节黑色,达第3腹节后缘;前胸背板前缘及前侧缘具黄色窄边;胸部腹板黄白色,密布黑色刻点 (彩图385)。卵灰白色,块状,略呈圆柱形,顶端有盖,周缘具刺毛。若虫各龄均呈扁洋梨形,前端尖削后部浑圆,老龄体长约19 毫米,似成虫 (彩图386)。
麻皮蝽在北方果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下、草丛中、树皮裂缝、梯田堰坝缝、围墙缝等处越冬。翌年果树萌芽后逐渐开始出蛰活动,先在其他寄主植物上为害,5月中旬左右开始进入梨园。成虫5月中下旬开始交尾产卵,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卵多成块状产于叶背。6月初逐渐见到若虫,初龄若虫常群集叶背,2、3龄才分散活动。7 -8 月间羽化为成虫。成虫飞翔力强,喜于树体上部栖息为害,有假死性,受惊扰时会喷射臭液。
【防治方法】以人工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具体措施同“茶翅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