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杨陵区马家底:让新时代文明春风熏染全村

2019-11-13 15:20:14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朝阳

“这个乡村学堂将废弃的木门等做成桌椅,不仅典雅美观,而且成为马家底村村民学习娱乐的好地方,这次通过在杨凌的参观学习,我们以后可以学习借鉴杨凌的好模式。”11月12日,全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推进暨培训会在杨凌召开,当天下午,在参观完杨陵街道办马家底新时代文明试验站后,一参观代表不禁赞叹到。

马家底共51户约230多人,均为马姓,为了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使新时代思想学习宣传有阵地,故对马家底文化历史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建设了马家底村史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现如今,新时代文明之风早已熏染了马家底全村,村民的精神风貌有了极大的转变。

“马家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成为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阵地。是面向人民群众开展理论宣讲、主题教育、文化传承的有形新阵地,是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的综合性宣传平台。”马家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讲解员讲解到。

听取了讲解员的讲解后,参观团纷纷表示赞叹,从的模板介绍到实物的展示,从村民的物质文明建设到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参观代表探讨的探讨,拍照的拍照,对杨陵区马家底文明实践站的精心筹备工作及建设成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000

讲解员正在为参观代表讲解马家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情况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在群众满意,杨凌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中做的特别好,能有效的把群众发动起来,让每个群众都有很高的参与热情,而且还包括学生、老师等,面比较宽广,这一点值得我们商洛学习。”商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丹峰表示。

元树村(马家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仅仅是杨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杨陵区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5个,乡村学堂28个,建立了区实践中心——镇(街道)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三级组织体系”,建立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等“五大服务平台”,制定了涵盖18类内容的志愿服务菜单,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在参观了解了杨陵街道办崔西沟(马家底)新时代文明试验站的建设情况后,参观团还来到五泉镇王上村新时代文明试验站、揉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大寨街道办梁氏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典型地点,做了详细的考察学习。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