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废旧窑洞养牛 成本低 效益高

2019-11-25 14:27:16   

近年来,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把牛产业作为群众致富、全面小康的富民产业,充分发挥当地红牛产业优势,特别是推出了利用废弃窑洞养牛的创新举措,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降低了投资成本,增加了养殖效益,走出了一条适合崇信县牛产业发展的养殖新模式。

今年79岁的梁忠仁世代居住在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村,亲眼见证了村庄的巨变和养殖业的发展。梁忠仁从小在土窑洞长大,对土窑洞有着洗不去的记忆。如今他四世同堂,生活不成问题,本应颐养天年,但他不愿闲着,在老年时又开始养牛,儿孙们都很反对,但他却说不养牛没精神,和牛在一起,精神就来了。如今梁忠仁在平头沟村改造的窑洞示范带养了7头红牛,每天养牛特别精心,早晨6点半就开始喂牛,上午下午各喂一次,牛个个膘肥体壮。

梁忠仁说:“窑洞养牛主要就是宽敞,牛活动地方大,有黄土味,牛不容易生病,也舒服。我今年养了7头牛,年底能卖4头,一个大牛三个牛犊,能卖个两万五六。”

在平头沟村,养牛的远不止梁忠仁一家,而是一项普惠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40多岁的梁志忠、朱海萍夫妻二人是窑洞养牛示范带内的养殖大户,自己养了18头牛,每天异常忙碌,如今他们每年出栏10头左右牛犊,收入6万多元。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梁志忠、朱海萍夫妻二人还承包荒山种植苜蓿和饲草玉米,投资购买了打包机等设备,将农作物秸秆打包作为饲料,牛饲料有了着落,一年光饲料就能省下好大一笔钱,腾出多余资金为下一步扩大养殖奠定了坚实基础。

朱海萍说:“我们现在饲草玉米种了200多亩,50多亩苜蓿,我们十几头牛,肯定吃不完,但是剩下的草我们就存贮起来,我想着把养牛规模再扩大一点。养牛效益比以前打工能翻一倍,今年能出栏12头,预计收入八九万元。”

如今平头沟窑洞养牛示范带充分利用窑洞养牛,不仅卫生环保,而且有长势好、增膘快、疾病少的优势。对废旧窑洞进行维修加固改造,同时注重保留窑洞的古气、土气和老气,既消除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建设成本,节约了土地资源,又极大地保留了原有的窑洞风貌。今年以来平头沟共饲养崇信红牛560多头,解决富余劳动力20多人,年人均收入增加1.3万元。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