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6 17:38:34 王朝阳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朝阳
现如今,走进杨陵区王上村的村里村外,一股迎面扑来的文化气息让人不禁陶冶其中,坐落在这里的乡村振兴学堂宛如村里一座“知识宝库”,为广大渴望汲取知识的村民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作为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有力抓手,乡村振兴学堂正是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起到“先锋”作用。在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陕西省杨陵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丰富实践载体,创新建设乡村学堂,大力开展学习教育培训活动,着力打通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乡村振兴学堂的建设更是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好乡村振兴学堂就是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好基础,陕西省杨陵区以“吃螃蟹”的勇气走上一条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道路。
为了建设好乡村振兴学堂,杨陵区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对全区村(社区)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摸底,坚持实行“一个阵地、多平台使用”, 实现资源整合,平台共享,统一调配,统筹使用,协同运行。在标志标识上,统一制作了乡村学堂标志牌,做到规范统一。在阵地建设上,制定了学堂建设“三有”标准,即有可供培训使用的场地,有课桌椅、电脑、投影仪等必须的教学设备,有1-2名专职管理工作人员,确保学堂建设标准化。在制度建设上,制定了《杨陵区乡村学堂管理办法》,让学堂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在机制模式建设上,坚持“需求为本”的原则,在调查研究和征求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实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师资调配)、学堂接单、群众评单模式,按照“一月一主题”“周周有安排”及提前预告的方式,科学策划设计具体活动内容,确保学堂取得实效。
为了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学堂的建设,杨陵区还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开发建设、加强管理系统建设、加强日常教育活动统筹运行,乡村振兴学堂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已建成乡村学堂28个。
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百姓的获得感越来越强,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正成为加强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机遇。当前,以乡村振兴学堂为“先锋”,杨陵区正加紧迈步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