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看今日延安“绿肥黄瘦”

2019-11-26 18:22:39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陶明摄影报道

地处黄土高原的陕西省延安市,曾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过去的延安,“种一茬庄稼脱一层皮,下一场暴雨刮一层泥”,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曾断言: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自20世纪末国家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延安共完成退耕还林1077.46万亩,完成营造林2134.6万亩,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46%提高到目前的80%以上,延安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绿色延安”已经形成:在卫星遥感图上清晰可见一条绿色的分界线,与行政边界相吻合。

如今,这片黄土地呈现出“绿肥黄瘦”新面貌。从宝塔山到南泥湾,从胜利山到乾坤湾,无处不是触目青翠,郁郁葱葱。

山青了,天蓝了,水也清了。气象资料显示,如今延安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8年的315天,入黄泥沙量从退耕前的每年2.58亿吨降为0.31亿吨。

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延安人20年的不懈努力。

▲延安市延川县晋陕大峡谷,两岸青山相对(8月14日无人机拍摄)。经过多年的持续绿化,延川县让树木很难成活的晋陕大峡谷披上了绿装。

▲8月10日无人机拍摄的延安市安塞区城区。

▲8月27日,延安市安塞区雷坪塔村的张莲莲夫妇在林下喂鸡。37年来,夫妇俩扎根山沟造林,栽成了20多万棵树木。

▲8月28日,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方厢村白洁(左)在自家苹果园里采摘苹果。以“洛川苹果”为代表的延安苹果,年产值就达 120 多亿元。

▲8月29日航拍的延安市宝塔山。

▲1998年拍摄的延安市延川县沿黄河地区裸露的黄土高原。

新华社发(关克摄)

▲抗战时期的延安。

▲上世纪70年代的延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