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6 09:47:08 李丽颖
“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荣誉称号获得者与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左五)合影。
“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在希望的田野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理想、有追求,他们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用奋斗书写青春;他们有信念、有担当,他们扎根乡村,带领乡邻共同致富,用奉献扮靓芳华。他们就是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群体。
日前,共青团中央和农业农村部共同表彰10名“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和318名“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这些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遍布在全国各地的乡村沃野,他们有的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大显身手,有的在乡村振兴大战略中贡献才智,有的在创新创业大潮流中竞展风采——一股生机盎然的青春智慧和力量,正在田野上勃发,引领更多人在中国乡村的广阔舞台上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用拼搏和奋斗唱响青春之歌
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奋斗的人生才无愧青春年华。山西省临汾市古县五马岭村郭朋朋是一个饱经疾病摧残的残疾青年,一次疾病令他双耳失聪,手脚蜷曲变形,但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做起了农村电商,年销售额超过百万元,还帮助周边100余户农民打开了农产品销售的路子。对郭朋朋来说,创业比普通人更加艰难。每一件农产品,都要经他仔细检查过后才上架,货源全部来自周边农村。他曾有过开店3年未成一单,也曾遇到因囊中羞涩,结不起百余元的快递费。一份汗水,一份收获。郭朋朋用坚持不懈的努力,为他的网店赢得了7000多名回头客,而他也从“最需要帮助的人”变成了“帮助别人的人”。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80后”张芳出生于黑龙江省方正县普通农民家庭,由于家庭变故不得不辍学回乡。10余年来,她根植黑土地,凭借着黑龙江“大农业”、东北“大粮仓”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又赶上了党的好政策,一路披荆斩棘,带领企业从粮食贸易发展到集种植、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她也从一个普通农民工成长为现代化农业企业的领军人。张芳说,让全国百姓吃上放心、安全、绿色粮食是她的梦想,她将为梦想奋力前行。
大浪淘沙,披沙拣金,时代给予了每一位有情怀、有志气的青年出彩的舞台。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正是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敢闯敢干的勇气,无问西东,不负芳华,成为新时代的出色答卷人。
为乡村注入新技术、新活力
青年是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不但自我革新、主动创新,而且带动更新,使得青春与创新碰撞出璀璨的光辉。李彬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一名助理研究员,他和科研团队十年磨一剑培育出了抗病、耐高温、经过国审的水产新品种刺参“参优1号”,深受养殖户和企业的欢迎,3000余户渔民赚得盆满钵满,也让很多失业的人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海参养殖产业从此走出低谷。
在广州打拼过多年的湖北天门市华丰合作社常务副理事长吴黎波,身上浸透着现代商业的文化,精明、视野开阔,用现代管理理念改造传统的种植合作社。他把华丰合作社从传统的“两人管理,其余人干活”的粗放型管理结构转变为“2会、4部、12作业组”的组织架构,由成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负责合作社的日常工作;监事会负责对理事会的日常监督、民主评议等工作。农民组织化、种植规模化、管理企业化、经营市场化、分配合作化使得种地成为能赚钱的事情,华丰社员连续五年人均收入达到近8万元。
同样,用创新赋予农业产业更高价值,带给农民更多收入的还有海归青年张静。曾留学英国的张静回乡创业,就是奔着家乡——河北兴隆的山楂而来。兴隆山楂在品质和产量上优势明显,但加工技术是短板和瓶颈。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众多同类产品只能进行价格“肉搏”,而农民种植的山楂价格也因此持续低迷。由张静担任院长的河北省(承德)山楂产业技术研究院,聘请了国内知名林果专家,建成了一支国内外一流的多单位联合、多学科融合、协同创新的山楂研发团队。科技平台的搭建,让山楂从果皮、果肉到果核浑身都是宝:山楂的果皮富含黄烷醇;果肉是当之无愧的“果浆之王”,可提取膳食纤维;果浆可酿制“山楂红酒”;就连山楂的种子,都可通过山楂核馏油提取物制成蔷薇红液抗菌液。随着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山楂产业正在发生质的改变,为果农增收、贫困户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吸纳1400余户贫困户入股,以及建立扶贫工厂、保护价收购等举措,企业解决了上百人的就业,累计返还贫困户股金240余万元,分红达140余万元,引领4000余户农户增收。
没有奋斗的青春不完整,没有创新的青春缺少色彩。在“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的时代,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将新思想、新理念、新元素不断注入乡村沃土,从而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带领乡亲增收致富。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振兴乡村
“我愿为家乡出一分力”,只为这一句承诺,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山联村朱虹扎根农村12年,把山联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村打造成“江苏省首届最美乡村”。在朱虹的带领下,山联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如今全村已经开办了大小30家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带动300多名村民就业创业。2018年,全村农家乐营业额达3100万元。除了农家乐,朱虹还带领村民陆续打造龙虾、黄鳝养殖基地,菊花观光农业基地,灵芝种植产业等。尽管有失败的经历,但她在摸索中不断优化,如今过夜经济、菊花经济、早茶经济、美食经济等项目落地开花,联动发展,通过依托不同绿色产业作支撑,不断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山联村变漂亮了,也要让老百姓的口袋富起来。”朱虹坦言,“农村是我成长最快的地方,只要肯想肯干,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让家乡变美,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勤劳致富。”
青年有担当,乡村才更有希望。贵州省黎平县侗家女陆永江,不但用一双巧手将民族技艺传承下去,而且带领姐妹们用勤劳的双手绣出脱贫致富路。“一个人致富不算富,大家都致富才叫富。”这是陆永江的心声。创业致富渐入佳境,陆永江投身到全县残疾妇女、农村妇女和下岗女工刺绣的技能培训中。陆永江把刺绣基本技巧、熟练计法、色彩搭配、效果调理、绣品裱装等技能,手把手地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参加培训的妇女,这些妇女从刺绣坊领取设计图,忙时干农活,闲时就在家做刺绣,不仅绣出了一个个充满现代气息的民族手绣作品,一个月下来还能多赚2000多元。
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涌动着青春的力量。一大批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投身乡村振兴大潮,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用火热的青春奉献自己、创造价值,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主心骨、领头雁。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用青春照亮乡村,用实干带富乡亲。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年致富带头人,他们用行动证明:年轻一样有作为,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