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3 08:34:01 徐菊
昔日破旧的民房院落,摇身变作园林式公园,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12月10日,记者在南岸区南山街道放牛村采访时,就遇到了不少闻讯而来的游客。
放牛村是南岸区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的示范村之一,经过几年的整治后,这里公路、花草树木、池塘、院落等环境改善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环境变了,昔日山林乡村变世外桃源
放牛村位于南山丛林的西边,零零星星的一些村庄坐落在山林里,以前由于地处山里,交通不便,人们便以放牛务农为主,年轻人几乎都进城打工,留下老人和小孩。
然而,昔日的小山村,在经过几年的人居环境整治后,变成了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南岸区农业农村委相关人士介绍,近两年,南山街道投入几百万元对放牛村进行了人居环境改造建设,实施了放牛村美丽乡村整洁庭院工程,整个放牛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放牛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对辖区大竹林村民小组农房,全部按照巴渝新居风貌进行了外立面改造。对55户房前屋后废旧杂物、砖瓦、柴木堆、杂草、垃圾清理外运1500立方米。
对每户周边菜园、花园、院坝设置栅栏;对每户院坝路面进行局部硬化;对外墙进行修补美化、彩绘和景墙绘画,并设置了乡土小品80个等等。
走进这里,仿佛走进了一个园林式的公园,单门独院,园林楼阁,水塘连廊,山林间还不时传来阵阵鸟鸣。
昔日破旧的农房院落,变成了静谧舒适的世外桃源,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身份变了,农民变成园林主栽花种树
随着人居环境整治,这里原来的村民耕地,全部退耕还林,昔日的农民变园林主,栽花种树成日常工作。
放牛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大竹林村民小组共有村民130户280余人。现在,村民以种植销售花木、盆景为主要经济来源。”
大竹林村村民胡明华告诉记者,他们村家家户户都以种植苗木花卉为主,冬天卖腊梅花,春天、夏天主要是卖杜鹃花苗,平时还可以卖桂花树苗。前几天,一个村民的17株杜鹃花盆景,就卖了10万元。
而放牛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只是整个南山街道人居环境整治的一角。
据了解,整个南山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域面积约12.5平方公里。示范区域涉及放牛村等10个村组,常住人口2053人、农业人口1863人,主要发展花卉苗木、盆景园艺、农家乐、民宿酒店、养老院、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
生活变了,生态好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昔日的乡村院落,经过整治后,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66岁的胡明华是土生土长的放牛村大竹林村民小组人。
他说,以前他们家的房子都是土瓦房,住了20多年,后来变成砖混结构,现在是一楼一底的小洋房,房屋的主体是自己出钱修的,房屋外墙和屋顶、院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等,都是政府出钱修的,政府还出钱给他们家修了一个葡萄架。
胡明华由衷地感叹:“现在我们家就像公园,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新农村建设,让我们世世代代农村变成了幸福家园。”
据了解,由于生态好,生活环境变漂亮了,公路也修好了,不少人慕名前来旅游打卡,有的村民还趁机开了民宿客栈,开了特色餐饮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记者 徐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