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8 14:58:04 周衍江 孔祥华
“阳城有个殷泽亮,弃商孝老美名扬。放弃卖肉好生意,专心伺候爹和娘。”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富水镇的大街小巷流传着这样一则佳话。故事的主人公是商南县富水镇黑漆河村村民殷泽亮。
提起殷泽亮,富水镇富水街上很多人都认识。他先后从事过杀猪、买鲜肉等行业,靠着勤劳双手,养育了三个孩子,都已成才,他在富水街盖起了小洋楼,开上了小轿车,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殷泽亮,男,今年50岁,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富水镇黑漆河村4组人。然而,二十年前,殷泽亮的日子并没有那么好过,殷泽亮自幼家庭条件艰苦,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殷泽亮自幼聪明好学,乖巧机灵,从小到初中,殷泽亮品学兼优,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加上他懂事有孝心,有礼有节,深受乡里乡邻的喜爱。
1990年殷泽亮的爷爷患上了严重的疾病,父母亲因劳累过度身体也大不如以前,经常生病,全家人的日子变得更艰难。当时殷泽亮只有20岁,看着一边生病的家人,一边高昂的学费,殷泽亮陷入两难的境地。自小家境困难在他小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了深深的种子,殷泽亮早已心中做好决定,他放弃优异的的学业辍学回家,承担养活家人的责任。,由于殷泽亮品学兼优,是班里的尖子生,老师听到他辍学的消息很可惜,立即上门了解情况,劝导殷泽亮返回学校,老师说:你是我见过为数不多的聪明孩子,以你现在的学习成绩,将来时名牌大学的料,你不读书太可惜了!”可是,殷泽亮知道,现在家里父母身体虚弱,爷爷还要看病治疗,家里已经没有收入供他读书了。于是,殷泽亮坚定的说,谢谢老师,我真的不想读书了,我要去外面闯闯。回家后,殷泽亮主动承担照料爷爷,父母的责任,闲暇时候上山砍柴卖点钱,补贴家用,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实施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改革的春风吹到了殷泽亮的耳边。殷泽亮白天在家里和父母亲在一块下地上山干活劳动,晚上在灯光下看报学习,从报纸上寻找致富的信息和门路。殷泽亮从小爱动脑子,接受新鲜事物快。他想,全家人光靠种几亩地的庄稼养活不了全家人,必须得有新的收入门路,于是他到商南周边乡镇考察,寻找商机,他发现当时商南县周边卖猪肉的稀少,一般农民只是到过年才杀猪,当时买猪肉很困难,当地的老百姓过节和遇到红白喜事的时候,派人去很远的地方买猪肉,平日根本没有猪肉可吃。
他瞅准了这个商机,到处筹款,在邻居的帮助下,筹借了4000元钱在富水街办了一个专营宰猪卖肉的门市部,他把店名起为诚信鲜肉店。殷泽亮亲自下乡买猪选猪,晚上学宰猪技术,由于殷泽亮勤快讲信用,为人厚道,很快他的诚信鲜肉店在富水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市场,生意做得很红火。
不过,世事难料,在殷泽亮的诚信肉店正红火的时候,2016年,年近80岁的父母二位老人患上脑梗相继有病住院,长期需要修养照料,这让殷泽亮更加忙碌,经过一番思考,殷泽亮再度决定,关掉诚信肉店,专心在家照顾父母,很多人都不理解,殷泽亮说:“生意没了,可以再做,父母没了,可就真的没了。”
在父母生病期间,殷泽亮亲自开车将老人送往医院,殷泽亮和妻子贺文焕,天天守侯在病床前,为父母端屎端尿,悉心照料,从不间断,毫无怨言。夫妻二人孝老敬老的举动,让负责治疗的医生很感动,医院同病室的病友也是对金泽亮夫妇赞不绝口,说现在这么孝顺的年轻人很难得,这片孝心真是女老两口的福分。
在殷泽亮夫妇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病情逐渐好转,在富水街盖上新房后,夫妻俩又把老人接回富水街的新居里,生活上精心呵护两位老人,生活上细心照料,情感上经常陪伴,老人的日子很幸福。殷泽亮的父母也很感激儿子和儿媳,逢人就夸:我有个好儿子,好儿媳,他们的孝敬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即使是普通的农民,即使孝顺父母这样的看似很平常的举动,殷泽亮却能始终如一,自始至终,点点滴滴,从不言弃,用一片孝心和善良和为父母点亮了一盏快乐的明灯,也为广大老百姓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