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上北京 下上海 出国门 新疆“特”字号农产品抢滩大市场

2019-12-24 16:54:29    刘毅

2019年,新疆农产品市场开拓的步伐走得坚定而自信。 

10月以来,新疆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了新疆特色农产品交易会,还参加了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收获了大批订单。其中,第十届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和2019新疆名优特农产品上海交易会,现场交易和意向签约金额均创历史之最。不仅如此,新疆“特”字号农产品还大踏步走出国门,前三季度,新疆出口农产品46.2亿元,同比增长16.4%,其“绿色、营养、美味、健康”的品牌形象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展现出独有的品牌气质。 

屡屡收获大订单的同时,也不难发现,品质和效益的提升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更让新疆特色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了定位,凭借“雪水浇灌、天然绿色、枣香果甜”等独特优势,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 

创新 

做足“特”字文章 

“这不是哈密瓜,是来自阿克陶县的水晶绿甜瓜。”吐达洪·阿不力米提一手捧着一只颜色青绿、个头比哈密瓜略大的水晶瓜,一手拿着水果刀将水晶瓜切成小片分发给围满在展台前的顾客。这一幕发生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身为水晶瓜的“创始人”,吐达洪自己也没想到,不是哈密瓜的水晶瓜,居然也这么受欢迎。 

在哈密瓜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当下,敢与哈密瓜做出差异化的竞争,水晶瓜靠的是自己的特色。 

“水分足、味道甜、吃了不上火、糖尿病人也可以吃。”吐达洪说,他和合伙人按照消费者对甜瓜的特殊需求,用了7年时间对阿克陶本地甜瓜进行品种改良,让水晶瓜有了不同于哈密瓜的独特品质。 

看似个性化的产品,市场需求却十分广泛。“有很多采购商上门洽谈水晶瓜销售,但我们并没有签订大订单。”吐达洪说,目前水晶瓜种植面积只有1400亩,在确保产品品质的前提下,他们并不着急快速扩大生产规模。 

“通过展会,我们了解到了最新的市场需求。下一步,将在满足品质的前提下,逐步扩大规模,树立水晶瓜的品牌形象。”吐达洪说,他将继续对水晶瓜进行品种改良,将每个瓜的重量由现在的6公斤减少到3—4公斤,让水晶瓜更好地满足家庭消费需求。 

在“特”字上做文章的不止吐达洪一人。在2019新疆名优特农产品上海交易会上,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的展台前经常围满顾客,吸引他们的商品则是来自新疆的三文鱼。 

“新疆还有三文鱼?”很多消费者发出了疑问。 

“这是用新疆冰川雪融水养殖的三文鱼,品质不比进口的差。”该公司副总经理张玉如自信地说,借助新疆优质的气候环境资源,企业开展的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已初具规模,形成了集三文鱼研发、孵化、养殖、加工、休闲农业等为一体的绿色生态产业链。2019年展会期间,企业与国内三文鱼加工企业签订了一份价值超过5000万元的购销合同,充分体现了特色资源和特色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2019年以来,全区按照“稳粮、优棉、促畜、强果、兴特色”的产业发展目标,有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全区特色农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以加工番茄、西甜瓜、中药材等为主的区域特色农业成为发展新亮点,特色作物总播面积约1064.85万亩,一些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正逐步成长为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