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1 13:14:00 时艳英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们即将挥别硕果盈枝的2019年,迎来充满挑战的2020年。
回首过去的一年,农业科技报社在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强平台、强内容、强队伍、强管理”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守正创新,行稳致远,聚力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牢牢坚持正确导向,积极发挥全媒体平台融合传播优势,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让党的“三农”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助力“3+X”产业发展凝聚了蓬勃力量。
2019年,请记住我们这些“高光时刻”和“精彩大事”……
1、党的建设持续加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抓细抓实基层党建工作,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双重组织生活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常态化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和纪律作风整治活动,不断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认真落实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党管群团工作职责,加强党对新闻宣传、媒体融合改革、为农服务等工作的领导,把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
2、对外宣传杨凌持续发力。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好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坚持把服务“三农”作为宣传报道重中之重,深入宣传党在“三农”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全方位传播现代农业科技,及时反映农民群众心声诉求,凝聚乡村振兴和“三农”事业发展的正能量。聚焦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和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围绕打造“三区三高地”、建设上合农业基地、“十大攻坚行动”、打造示范区升级版以及农高会、农民丰收节、走出杨凌看示范等中心工作和重大宣传主题,编发图、文、音(视)频各类稿件1700余篇(条),中省主流媒体转载刊发60余篇,为履行国家使命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3、媒体融合改革实现新突破。全媒体宣传矩阵队列再增员,开通“聚焦杨凌”栏目、“问农热线”和“聚杨凌”微信公众号,上线“强农”客户端,共建设媒体平台17个,基本形成了内部融合《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和微信、“强农”客户端等移动端,外部链接今日头条、抖音、人民号、新华客户端等平台的媒体集群。坚持移动优先,短平快的消息实现在官方微博优先传播,官方微信和第三方平台跟进推送,《农业科技报》更侧重栏目策划和深度报道,高品质内容通过报纸和新媒体多次传播,实现从策划、议程设置、内容生产到传播的全链条融合。
4、“四全媒体”建设显成效。优化再造“策、采、编、发、评”为一体的全媒体新流程,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农民丰收节、农高会等“三农”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中,坚持策划、采访、编辑、发布、效果评估等新闻生产传播的每一个环节精心打磨,宣传报道实现一次采访视频、音频、图片、文字、H5、海报等新闻产品多次生成,重大活动宣传质量大幅提升。今年以来,新媒体产品送达24亿人次,阅读量10亿人次,点赞0.7亿人次。
5、“强农”APP客户端启动上线。10月21日,启动上线自主“三农”资讯传播平台——“强农”APP客户端,并被写入第二十六届农高会成果公告,这是一个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移动互联网涉农媒体对农宣传与为农服务平台,将成为新时代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新载体,更好地服务带动旱区现代农业发展。目前,该平台运营平稳,用户下载量近2万人次,入驻专家100余人,解答用户农业生产难题1000余条,已与多家机构和单位建立了运营合作关系。12月20日,“强农”客户端1.1版本升级上线,倾力推出“强农号”入驻功能。
6、为农服务水平再提升。报社与省广电网络公司合作运维“秦岭云”客户端“农业农村”频道,与农林卫视合作共同运营农林卫视杨凌运营中心,成立了陕西省传播学会“三农”分会和陕西新闻与乡村传播研究院,开展《农业科技报》品牌农业专题展、科技文化下乡等帮农助农活动14场(次),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扶贫培训6500余人次,通过整合线上线下媒体资源、专家力量和团队力量,带动农业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7、策划开展增强“四力”大型新闻采访活动。结合“四力”实践教育活动,策划开展了“杨凌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媒体在行动全媒体陕南采访活动”和“农业科技报陕西千亿级苹果产业全媒体采访行”活动。组建10个新闻采访小组共40名编辑、记者,历经40多天,行程1.1万公里,分别赴陕南、陕北和关中27个县(区),扎实开展新闻采访调研活动,累计在报社全媒体各平台刊发新闻报道稿件256篇,传播了杨凌科技力量,彰显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杨凌力量”。
8、创新机制激发队伍活力。建立了适应全媒体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发稿条数、稿件点击量、分享阅读量、评论量等数据作为对采编团队考核的硬性指标,鼓励记者编辑在议题设置、标题制作、撰稿用稿上精钻细研,实现内容“量”“质”双提升,今年报社新闻作品获得各级各类新闻奖项19项,拍摄的7部杨凌农科专题片在共产党员网播出,5部科教故事片入选2019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筑中国梦”主题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集推选和展播活动。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2020年,我们将在奋进新时代里开启新的征程,我们将深耕主业,多元开拓,加快转型,勇毅笃行,在深入推进媒体融合改革的征程中同时间赛跑,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推广宣传服务工作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回头看”,用好主题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要求,落实到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上。
——全力做好农业科技宣传推广服务。坚持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宣传为主业,全力打造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专业全媒体服务平台。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好“三农”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加强杨凌科技宣传推广工作,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杨凌履行国家使命以及打造“三区三高地”、建设上合农业基地、打造示范区升级版、农高会等中心工作,加强对外宣传杨凌力度,为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贡献力量。
——全力打造“立足杨凌、面向旱区、辐射全国”的全媒体涉农服务平台。建强报网微端涉农全媒体矩阵,重点建好“强农”客户端,持续推进客户端升级迭代,不断完善板块功能,做强农科短视频和农资农产品展示交易板块,同时,做好“面向旱区、辐射全国”的推广运营工作,组建专业运营团队,建立短视频引流机制,力争尽快实现用户规模达到1000万+的目标。
——全力做好为农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媒体推广模式”作用,探索拓展服务“三农”新路径,做强职业农民培训、科技下乡等服务品牌,做好帮农为农服务工作。做好农业文化创业设计与传播平台的筹建工作,打造“杨凌涉农影视摄制基地”,建立“3+X”产业视频数据库,实施好“3+X”工程农科教视频传播与推广项目工程,积极发挥为农服务作用。
——全力提升全媒体经营造血能力。拓展“互联网传媒+”多领域融合发展渠道,全力构建“报社+农户+企业+专家”融合载体,以全媒体平台为依托,策划实施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百企百村百名专家“强农”入驻培优计划以及百家诚信农资和金牌门店排名评选表彰活动、“小康之路百村成果展播”活动、全国科技报刊乡村振兴与科技传播论坛、全国科技报刊服务乡村振兴和科技助力扶贫成果展,做强做大《农业科技报》品牌农业专题展,提升全媒体经营活力。
——创新机制体制激发队伍活力。继续探索完善符合报社融合改革特点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综合性的融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新媒体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形成每月召开工作例会、质量评审会、选题会,发布《监看简报》的工作机制,提高融合工作效率。持续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干部职工新媒体编采业务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一支“三农”宣传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