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新春走基层 | 锣鼓“触网”勾勒产业发展“最靓颜值”

2020-01-13 09:49:00    耿苏强 刘鹏飞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耿苏强 实习记者 刘鹏飞

火红的绸布挂在肩头,欢快的锣鼓响彻天际,欢声笑语荡漾在村头巷尾,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

春节临近,在陕西杨凌,有着“西北地区锣鼓第一村”美誉的上川口村中心街的农家小院一片祥和。淘宝店主王银霞正在电脑前认真的翻看着客户的每个订单。“现在店也开起来了,每个月也有几十单的销量”。

锣鼓“触网”勾勒产业发展“最靓颜值”189

近年来,杨陵区上川口村通过电商+锣鼓,让传承300年的锣鼓产业插上网上销售的翅膀,打造锣鼓产业新模式。这里的锣鼓质量都是信得过的产品,生产的锣鼓与湖北武汉、江苏苏州、四川成都生产的锣鼓乐器齐名,被誉为中国铜鼓乐器加工的四大名家生产制作基地。

锣鼓“触网”勾勒产业发展“最靓颜值”312

电商培训打通产业发展点”

在上川口村,鼓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300多年来,正是靠着世代的传承,这里做鼓的技艺才得以保留。

以前,上川口村的锣鼓产业,虽然名声在外,销售也在全国同行业中,保持领先。但是,随着村里产业的整合,参与锣鼓产业的村民人数,却越来越少了,如何让锣鼓产业惠及每一个村民,让村民能依托家门口的产业增收致富,就成了当地政府和村委会关注的重点。

锣鼓“触网”勾勒产业发展“最靓颜值”500

经过多次调研发现上川口村的锣鼓销售,一直处于传统销售的状态,线下销售占到全村总销售额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上川口村锣鼓的线上销售大有潜力可挖。

依托于上川口村本身扎实的实体产业基础,开始推进淘宝村项目,当地政府,街道办等单位,都积极投入到项目建设中来。截至目前,通过政府购买的第三方服务,上川口村开展宣讲、培训、技术服务等活动已达30多场次,培育上线的活跃店铺已有50多家,新增就业岗位已有80余个,当地群众通过电商销售的培训,摇身一变,都成为了锣鼓产品的网络销售员。

上川口村村委会副主任白景仓介绍,目前通过锣鼓产业,村里就业能达到300余人,能带动上川口村整个的产业发展,年总产值可达亿元,产品畅销甘肃、青海、西藏、河南、浙江、江苏等26个省市和东南亚地区。

锣鼓“触网”勾勒产业发展“最靓颜值”834

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白景仓介绍,通过上川口淘宝村的打造,让传统的锣鼓厂,开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同时,随着淘宝村项目的开展,互联网销售也和实体经营形成了互补,让上川口这个百年的锣鼓村,借助互联网的东风,焕发出新的生机。

锣鼓“触网”勾勒产业发展“最靓颜值”949

刘鹏刚是杨凌新声铜鼓乐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也是上川口村锣鼓制作的非遗传承人。现在的新声铜鼓乐器公司已由最早的小作坊,逐步发展成为占地60多亩,带动100多人就业的企业。然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刘鹏刚也注意到,网络销售在锣鼓产业中的占比将会越来越大。

锣鼓“触网”勾勒产业发展“最靓颜值”1077

锣鼓“触网”勾勒产业发展“最靓颜值”1080

对上川口锣鼓村今年的发展思路,杨陵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副局长白跃飞认为:一是结合上川口几百年的生产技艺,打造西北最大的一个民族乐器园区;

二是展示展演,包括淘宝营销、培训,主要用于曲目培育,锣鼓文化的挖掘;

三是园区的配套,以及村子的整体氛围的营造。

如今,上川口村的“锣鼓文化淘宝村项目”依托原有产业的基础,不仅引入专业团队,打造以全体村民为基础的线上销售团队,而且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锣鼓产业中来,为原有的锣鼓产业增加了新的销售渠道,既增加了上川口村民的收入,也扩充了上川口村锣鼓产业的销售队伍。

据了解,杨凌示范区上川口村除了制作鼓还生产锣鼓乐器文化手工艺产品及制作技艺已入选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