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封面人物 | 油菜育种专家王周礼的“花田喜事”

2020-01-23 15:27:00   

封面人物 | 油菜育种专家王周礼的“花田喜事”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耿苏强

黝黑的皮肤,朴实的装扮,从眼镜透出的目光富有穿透力、双手轻抚着油菜籽进行观测和比对——这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农艺师王周礼在办公室、田间地头时常出现的工作场景。

封面人物 | 油菜育种专家王周礼的“花田喜事”

在不足十平米的办公室里,有序保存着162份在生产上使用的骨干亲本种子,略显泛黄的蓝色实验记载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品种的试验数据……

1983年至今,他参与的“秦油2号”、“秦优7号”等21个杂交油菜品种推广 2.7亿多亩,新增产值169亿元,参与完成科研课题20多项。

封面人物 | 油菜育种专家王周礼的“花田喜事”

先后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陕西省农村科技进步二等奖、杨凌示范区科学技术一等奖等6项,获专利3项,发表论文17篇。荣获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杂交油菜种子产业开发奖”、“陕西科技好人”、“陕西好人提名人选”、“杨陵区第三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封面人物 | 油菜育种专家王周礼的“花田喜事”

在众多荣誉面前,王周礼就像一株沉甸甸的油菜,向着大地,质朴而谦逊。他坦陈:“我不敢有一点点骄傲,因为这是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得益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杂交油菜之父”李殿荣研究员等专家老师的培养与指导,得益于油菜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

封面人物 | 油菜育种专家王周礼的“花田喜事”

攻坚克难

为优质种生产建好“防火墙”

王周礼有三“不”原则,浓缩了他的执着与坚守、勤奋与认真、知行与能力。“初心不改”,36年如一日从事杂交油菜良种繁育与技术推广至今;

“质量不降”,36年来繁育的大量原种、原原种质量指标始终稳定在纯度99%、发芽率95%、净度98%以上,水分9%以下;

“满意度不减”,繁育推广的油菜种子和繁殖、加工的数百万斤小麦、黄豆原种质量从无差错、从无引发争议和损失。

封面人物 | 油菜育种专家王周礼的“花田喜事”

杂交油菜原种繁育和杂交制种的难点是安全隔离范围2-4公里和繁殖技术规程的研制与实施,原种生产基地都选在非油菜产区的偏远地方,交通不便,条件艰苦。

王周礼清晰的记得当时杂交油菜属于新生事物,大面积繁殖“不育系”和杂交制种技术还不成熟,要边生产边研究探索完善,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的生产基地也就成为指导全国杂交油菜种子生产的试验田。

封面人物 | 油菜育种专家王周礼的“花田喜事”

于是,他住三门峡库区、守秦巴山区、蹲榆林沙区、跑渭北塬区,为21个不同类型的杂交油菜品种生产与大面积推广提供了量足质优的原原种、原种和示范用种,累计推广2.71亿亩,新增产值169亿元。

36年来,王周礼与他的同事在实践中优化形成的杂交油菜原原种、原种、杂交制种技术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办法一直被同行参照应用至今,示范带动了全国杂交油菜种子高质量标准化生产。

封面人物 | 油菜育种专家王周礼的“花田喜事”

痴情于农

守住科研推广的初心

痴情于农,做科研推广路上的“干净人”

随着杂交油菜推广迅猛发展和多个新品种育成,杂交制种年面积最大时达11万亩以上,原原种繁育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原种生产的需要,他想方设法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繁殖面积,采用特精量机播、精量点播、育苗移栽、壮苗稀植,研制全自动化网室授粉机,尽力提高原原种和原种繁殖能力,保证推广用种。

封面人物 | 油菜育种专家王周礼的“花田喜事”

质优量足的原种种子保证了油菜三系杂交种生产低产到高产、高产到优质高产、优质高产到优质高产高油的3次里程碑式跨跃,为繁育技术和推广应用居国际领先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九十年代初,杂交油菜“秦油2号”大面积推广迅猛增长,有几年种子供不应求甚至难求,一些不法种子商贩看到这难得的发财机会,出100多元/斤的高价求购原种种子来制种,他都坚决拒绝。

每年基地收种子抽留样种,过风车筛选后,风车二道口筛出的残次杂物中清理出的种子1000多斤,是无法再记到种植户名下的账外种,如果卖出就是近10万元收入,暴利面前他没有动心,全部上报入库。

封面人物 | 油菜育种专家王周礼的“花田喜事”

杂交油菜制种工作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基地所在地政府部门连续几年表彰奖励种子工作,发奖金把他名列其中,他却坚辞说:“我有工资,年终单位发奖金,这个奖金不能拿”,他只领了荣誉证书。

在利益面前,他头脑清醒,站位明确,知行慎笃,坚守科研人员的诚信。

助农增收

默默为科技扶贫“牵线搭桥”

助农增收,默默为科技扶贫“牵线搭桥”

他在油菜制种基地工作期间,还牵线搭桥给当地引进繁殖黄豆良种、小麦良种、玉米杂交制种,引进更新食用菌菌种和花生、芝麻、马铃薯品种,想方设法帮助农民扩大增加收入的渠道。

封面人物 | 油菜育种专家王周礼的“花田喜事”

特别是陕西大荔上阿石、蒲城西头,榆林大海则湾、宁陕筒车湾、留坝武关驿,发展成为种子繁育基地和科技示范村,当地许多农户脱贫致富,生活生产条件显著改善。

近年来,虽然他年龄接近退休,但服务三农的初心不改。积极与他所在的团队成员协作,适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在延安宝塔区、安塞南沟、延川梁家河,山西清徐等地奔走,开展油菜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改写了冬春油菜过渡带多年种植油菜失败的历史,还实现了油菜一年四季三季开花,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

封面人物 | 油菜育种专家王周礼的“花田喜事”

王周礼下乡蹲点从事杂交油菜种子繁育工作36年,与农业、农村真情相连,与农民、农田感情深厚,练就了扎根基地、服务三农、刻苦钻研、乐于奉献的“农科人”精神品质,铸就了他专注油菜科研推广事业的人生。

每年购种播种时节,每当看到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农民购买的油菜种子箱上、种子袋上“中国杨凌陕西省杂交油菜中心研制”的字样,他感到非常自豪!他说,每当看到漫山遍野油菜花海和农民收获的时,感到非常欣慰和喜悦!(来源:聚杨凌微信公众号)

编辑:任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