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新春走基层 | 多彩非遗,让史家河村民生活“美”起来

2020-01-23 15:57:37   

新春走基层 | 多彩非遗,让史家河村民生活“美”起来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记者 张小雄 通讯员 杨桦 文斌

1月20日,年关将至,年味正浓,记者走进陕西洛川县“南大门”的石头镇史家河村,大老远就被热闹的谈笑声吸引。原来,在村民史智全家,十多名能人巧手们正聚在一起,大家剪纸、捏面花、扎麻绣,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新春走基层 | 多彩非遗,让史家河村民生活“美”起来

洛川史家河村多名能人巧手们正聚在一起剪纸、捏面花、扎麻绣

两张桌子摆在院内,大家围坐在一起,上至60多岁的老者、下至三五岁的孩童,大家一边晒着太阳谈论今年的收成,一边各自忙着手中的活计。面花桌上,有的擀面、有的压片、有的捏花,已经做好的面花摆在中央,惟妙惟肖,绚丽多彩。旁边桌上,不止有做刺绣的巧妇,还有爱剪纸的“巧夫”——一把剪刀、一张纸,在村民史延海的手中,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正在打蹩鼓的后生。

新春走基层 | 多彩非遗,让史家河村民生活“美”起来

“过鼠年,看奶奶给你捏只小老鼠!”说话间,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就出现在巧妇李聪玲手中,她将捏好的面花递向身边的小孩,因为造型逼真,小孩吓得赶紧将手藏到背后,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李聪玲告诉记者,洛川讲究过年、过喜事要蒸花馍,以前她只会捏点简单的花自己用,现在掌握了面花技术,每年捏花馍卖,还能收入三四千元。

新春走基层 | 多彩非遗,让史家河村民生活“美”起来

“呦!看她姨绣的多好!叫我赶紧拍下发个快手!”61岁的孟芳芹快人快语,刚和身边姐妹合作绣好一幅作品,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拍成小视频发到网上,不一会儿,就收获了上百个点赞。

“反正农闲也是闲着,做一件毛麻绣每幅还能收入150元左右,文化馆包销,也不影响正常干农活。”孟芳芹说,自己以前爱绣鞋垫、十字绣,因为有基础,毛麻绣学起来不难,收入还很可观。几个月就能顶上以前一年的收入,最多一年绣了三四十幅,自己的作品还被送到市上参加过展览。

采访中,村民们告诉记者,因为村子偏僻,以前大家思想封闭,即使收入低,农闲时也只会串门子、聊闲话。现在学会了手艺,大家都能利用农闲做点手工补贴家用,就算聚在一起闲聊,也是比谁捏的面花巧、谁又绣了啥新作品,看到“快手”“抖音”小视频流行,大家也赶起潮流,尝试着把作品发到网上卖。

新春走基层 | 多彩非遗,让史家河村民生活“美”起来

据了解,史家河村位于洛川县南部边界的川道地区,毗邻白水县,是典型的贫困村。2015年7月,洛川县文化馆因精准扶贫工作,与史家河村结缘。在走访调研后,县文化馆结合自身业务特长,开展了“精准扶贫、非遗走亲”。在史家河村设立了非遗传承基地和传习所,开设了洛川面花、毛麻绣、剪纸等培训班,由洛川县文化馆提供材料,通过对每户选出的1名至2名对面花、毛麻绣、剪纸等感兴趣的妇女进行培训,在这一活动的带动下,史家河村的136户于2017年底顺利实现脱贫。其中,毛麻绣技艺使贫困户年收入平均增加2600多元,面花技艺增收1200多元,刺绣技艺增收1500多元。

新春走基层 | 多彩非遗,让史家河村民生活“美”起来

“‘非遗走亲’不仅让每个贫困户掌握了一门致富技艺,也让一直困扰大家的非物质文化传承问题,借助精准扶贫被顺势解决。” 县文化馆副馆长任耀军说道。

编辑:任 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