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8 10:47:20
“你这甘蔗咋卖呢?”
“袋子装的15元,自己进大棚挑的话,十元钱一根。”
2月22日,在大寨街道办寨西村农鑫合作社社员路西林的甘蔗大棚门口,不少群众正围在路西林的摊位前,咨询甘蔗的价格。路西林和他的儿子以及儿子的同学,剥甘蔗、切甘蔗、称甘蔗,忙得不可开交。
“昨天我们三个人,卖到晚上八点多,卖了2600多元。”路西林高兴地说,“这几天疫情防控硬隔离解除了,天天都能卖2000元左右。估计还剩500多根吧,明天一天就卖完了。”谈话间,路西林将剥下来的甘蔗皮扔到一旁,从他身旁堆成小山一样的甘蔗皮,可见他的生意很红火。
在距离甘蔗大棚不远处的黎陈村,李涛和李东兄弟俩正在给自家猕猴桃地里浇水,以期盼今年有个好收成。可谁能想到,几天前,他们村子的灌溉机井还处于“撂挑子”状态,这多亏了当时的杨陵区大寨街道办工作人员和村干部。
“因为这个井要管65户340多人的吃水问题,还有四百多亩地的灌溉,周边还有四家企业的用水,眼看春耕生产就要开始,所以这个井坏不得!”黎陈村党支部书记张永强说。因为疫情的缘故,最近专业维修人员不好找。农时不待人,他们只好在本地寻找“土专家”试一试。当天晚上,新的电机便安装到位,灌溉机井调试完毕便投入了使用。
连日来,杨陵区大寨街道办工作人员在辖区通过全覆盖、拉网式走访摸排,及时掌握各用工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等存在的农资供应不足、用工难、农业信息掌握不及时、产品滞销等问题,通过拆除硬隔离、上门宣传、强化涉农企业复工复产引导等多种措施,积极为农户及企业抢修设施设备,畅通购销渠道,保障农资供应,推动农户及企业复耕复产。
不仅仅是大寨,杨凌坚持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从农资供应、交通运输、农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疫情防控、组织领导等八个方面出台25项具体措施,人畅其行,车畅其道,货畅其流,全面组织春耕备耕,确保农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记者:贺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