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5 16:28:41
二十年前,他曾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的建设者,带着乡里580多名群众在异地求生存;十五年前,他曾是放弃在外闯荡多年的事业,毅然决然回乡创业的马老板,而今天,他是忍着尿毒症透析痛苦,带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铁书记”。
他,就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小关乡唐藏村党支部书记马正明。
为乡亲脱贫致富谋出路
小关乡位于积石山县西南角,是全县出了名的深度贫困乡,而唐藏村是小关乡人口最多,贫困面也较大的一个村子之一,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2004年,在青藏高原上打拼了十多年的马正明看到家乡父老仍生活在贫困之中,毅然放弃留城机会回到农村。十多年来,马正明带领群众开荒筑路、建房修渠,开展劳务输出。2018年底,唐藏村实现了整村脱贫。贫困人口从2014年初的714人减少到了现在的71人。
2008年,正当马正明意气风发地带领群众奔小康时,被确诊为尿毒症。这个“铁汉子”却没有把它当回事,坚守岗位,带领着乡亲们脱贫致富。
凭着马正明多年在外闯荡的经验,他深知,老百姓脱贫的关键还是要有技术。“我们的群众大多数从事的都是苦力型劳动,挣钱少、季节性强。”马正明说。为此,他积极跟乡上汇报,和劳务培训部门衔接,每年都在村里举办牛肉拉面、瓦工等相关内容的培训,乡亲们脱贫致富的路也便宽起来。
走进十社群众马胡赛尼家里,他正在给新建的“小别墅”贴瓷砖,看到马正明到来,便向笔者竖起大拇指,这个羞涩的西北汉子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着感谢。
随行的包村干部马全博告诉笔者,马胡赛尼是2018年的脱贫户,他的小儿子马二洒2014年参加了在村里举办的牛肉拉面培训班,现在在浙江杭州开牛肉面馆,这些年生意很好,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之前,我一直干跑堂的,一个月挣不了几个钱,日子过得苦。现在,我们的娃们掌握了技术,出去自己当老板,信心也更高了。我们村里现在出去开牛肉面馆的人很多,大家也都挣了钱。”马正明说。有了钱,房子就修好了,老百姓对生活的信心也就更足了。
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
现在,水泥路都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房子盖好了,娃们有学上,水龙头接到了院子里。老百姓的基础设施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可是精神面貌和生活质量却仍然是制约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为此,积石山县委县政府从2019年3月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室内整洁、巷道硬化、村庄美化”为标准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专项行动。
从清脏、治乱、抓建,再到严管、考评,每个阶段里,马正明都亲自带领着乡亲们扫村舍道路,帮贫困户整理被褥、打扫庭院、种植花草。经过二十多天的连续劳作,马正明终于坚持不住,倒在了路上,被临夏州人民医院确诊为尿毒症,每个星期至少要透析三次。
“这对于我来说就是个晴天霹雳,没想到自己就会这样倒下来,我要去了医院,我们村就没有了主心骨,脱贫工作就要滞后。”这让马正明焦虑不已。他随即和医生商量,能不能将三次透析减为两次,最终,医生被马正明的执拗和坚持打动。
村民高有布家的环境卫生状况一直让马正明很忧心。“我跑了很多次,劝说他们注意卫生,可是收效甚微。”马正明说。“实在没办法,我自己买了洗衣粉、毛巾、衣服、被子送过去,告诉他们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开始他们非常排斥,去的次数多了,看到村里其他人家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也就慢慢跟着改变起来。”
每周二透析完之后,马正明就会开着车来到高有布家,看望他80多岁的老母亲和他的三个小孩。
“马书记三番五次地来我家给我做思想工作,现在还生着病,每个星期还按时过来,我一定要把自己的小家整理干净,不然真的是对不起书记。”说话间,高有布眼角闪烁着泪花。
村子里美了,老百姓的院子干净了,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马正明看着这一切,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很值得。
打造“为党赢分、为民解难”的“铁班子”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为了确保村里各项工作正常顺利开展,做完透析的马正明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回村里,整理户籍资料、抓控辍保学、环境卫生整治……他争分夺秒地工作,生怕时间不够用。
他总是笑着说:“活着干,死了算。”面对大家的劝阻,他总是说:“我要珍惜时间,要一天干出两天的活。”
马正明的儿子马成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马成龙告诉笔者,“从小,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眼里永远没有自己,只有百姓。我的父亲是一名党员,是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在他任书记的这十五年时间里,他永远都在为党工作,这是他的初心,我们作为子女,只有支持他,才是对他最大的敬爱。”
在村委会里,笔者遇到了正在整理户籍资料的县卫生健康局的帮扶干部肖远成,他告诉笔者,在他驻村的这五年时间里,马书记像个老大哥一样在生活上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工作上对严格要求,绝不允许出现一丁点的失误。“马书记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
“唐藏村脱贫成效明显,关键是有一个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党组织,有一个好书记。马书记同时在进行两场战争,在病床上和病魔斗争,下了病床马上回到村里和贫困做斗争,马书记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学习。”小关乡党委书记朱育昌说。
马正明在与笔者接触的过程中曾多次表示,只要他还在,老百姓一天不脱贫,他就一天不脱岗。他坚定的信念也影响着村里乡里的其他党员和群众。如今,“为党赢分、为民解难”已成为唐藏村所有党员立身准则。马正明 王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