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9 14:00:16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凡
2020年伊始,一场从湖北省武汉市暴发的新冠肺炎防疫战在全国打响,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亦是一场打不退"敌人"决不收兵的阻击战。
在这场与新冠肺炎病毒的无声较量中,医疗、公安、基层保障、志愿者队伍中……无数女性挺身而出,或奔赴一线救死扶伤、或外防内控守护家园、又或是坚守岗位保障供应,她们卸下红装,披上"战袍",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在疫情和百姓之间形成一道道"防护网",构筑起一道道生命防线。
今年3月8日,是第110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杨凌示范区举办"3·8,听她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媒体记者见面会,邀请五位坚守各领域的巾帼代表,现场分享她们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担负的角色和职责,诠释新时代女性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和力量。
黄璠:杨凌示范区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白大褂不是'羽毛'而是'战袍'"
作为杨凌示范区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黄璠从除夕前夜开始就坚守在医院"疫"线,加班加点收治发热患者,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医务人员的职责和使命。
黄璠
"其实疫情刚开始我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我知道一旦工作要开展,我肯定是要进隔离区,但是我一点都不害怕,从我穿上这个白大褂第一天起,我就天天在跟生死打交道,心理素质已经锻炼的非常坚强了。"戴着口罩,我们无法看清黄璠的面孔,却从她铿锵有力的语气中,听出了必胜的信念。
激情奋战,攻坚克难,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同时还是一名共产党员,黄璠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视病人如亲人,坚守阵地,用生命守护着百姓的安危和健康。"其实好多人喜欢称呼我们是'白衣天使',但白大褂不是我们的'羽毛',而是我们的'战袍',穿上这身衣服我们就是一个个战士,没有性别之分。抗击疫情,我们义不容辞!"
舍家为国、恪尽职守,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女性医护人员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向病毒战场的方向战斗,"医"心为民。
丁蕾:杨凌示范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干警
——"三次主动请缨上一线,用行动践行入党誓词"
"战疫情,公安必须冲一线!"
在故事分享阶段,丁蕾脱口而出的这句口号,真正贯穿了她在疫情防控期间三次主动请缨奔赴一线。
丁蕾
"我记得很清楚,大年初四的早晨,我们所有女同志被安排在一楼大厅轮班值守,负责接听群众的咨询电话和解答一些互联网办理业务的疑问。当时医用物资吃紧,好多男同志从腊月28、29号就开始驻守防控一线,我觉得我不能一直待在后方,于是就主动请缨去一线执勤。"丁蕾说道。
但经过综合考量,她的申请始终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直到大年初六,我们大厅6个女同事才真正走到一线。我当时就想着认真排查每一辆车、每一个过往行人、仔细做好每一辆车的消杀,其他的都没时间想。"
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积极参战,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在杨凌西出口防控第一线,为杨凌外防输入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李赛:杨凌示范区揉谷镇干部、青年突击队员
——"每天至少跑2万步,做好群众身体和心理双重'咨询师'"
"叔,赶紧回去,这在外边危险的很,你还扎堆聊天,咱在自己屋里待着多安全。"提起在基层如何做好老年人的防护工作,李赛现场用陕西方言来了一段"经典回顾"。
李赛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从大年初二返岗开始,李赛就在负责的田东村尽职尽责做好基层群众工作。
据李赛回忆,当时田东村有两名湖北返杨凌人员,已经在家实行自主隔离,但由于心里压力过大,这两名群众始终对基层干部的工作开展处于抗拒状态。"当时我就想知道他们抗拒的点在哪里,后来经过反复做工作,才知道他们担心自己会受到感染,还担心周围人异样的眼光。"结合具体情况,李赛不断为他们做思想工作,最终让他们顺利度过了观察期。
"医护人员是生理上的救治,我们作为基层工作者,同时我还是一名女同志,就希望利用自己的优势,让群众能在心理上树立信心,得到人文关怀。"
火速"集结",勇敢"逆行",在基层工作中,还有千千万万个像李赛一样的工作者,用行动践行使命和职责。
秦莉菲:杨凌示范区李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街道妇联副主席、李台街办疫情防控摸排核查组组长
——"三过家门而不入"
21天没有回家休息,每天近300个电话排查、每天下班都在凌晨二三点、无数次信息核对……这些对于秦莉菲来说,不仅是工作的态度问题,更是对群众安全的保障和负责。
秦莉菲
"我们从大年三十就要求,班子成员一律不准回家,要24小时值守,而在这场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中,我们每一个基层干部都表现出了应有的责任和担当。"秦莉菲在现场说道。
在秦莉菲的讲述中,最令她记忆深刻的不是熬夜加班的场景,恰恰是群众的一声问候、一句理解。
"我记得有天我们接到大数据的反馈信息,有3000多条信息需要逐一核实,当时街道办组织了20多名女同志统一打电话,我也是其中一员。从晚上10点多开始到快凌晨1点一直在忙,有个群众接通电话后就说'你们太辛苦了,这么晚还在工作',当时眼泪就下来了。"从开展工作到与群众拉近距离得到他们的认可,秦莉菲舍小家为大家,向着战场"逆行"。
据了解,在基层工作期间,秦莉菲几次路过家门而没有回家,她表示,家里还有个不到6岁的孩子,虽然做不到医务人员的救死扶伤,但保护好辖区内群众的安全,防止内部扩散,就是她们最大的责任。
梁娟:杨凌兴良友商贸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身兼数职,保障杨凌'菜篮子'"
作为民生保障行业,在得知今年要增加一次蔬菜储备和投放工作的时候,梁娟挺身而出向着家和团圆的方向逆行,加入到了保障杨凌"菜篮子"供应的行动中来。
梁娟
"往年我们只负责元旦、春节两次蔬菜投放工作,今年受疫情影响增加了一次,这是关系到杨凌人民'菜篮子'的大事,我们坚决不能退缩。"梁娟表示,虽然服务行业不能像一线医护人员去跟病毒作斗争,但在关键时期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对抗疫工作的支持。
温情守护,护佑安康。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梁娟身兼企业负责人、超市的总经理、突击队队长、理货员、收银员数职……确保在杨凌的18家门店全部开门营业,保证区内每一位市民都能及时买到政府储备菜。
"我们面对的是杨凌20万人民的'菜篮子'供应,我身后还有几百名员工,我必须要做出表率。"据了解,最忙的时候,梁娟二十余天没有休息一直坚守一线门店,还动员亲戚朋友组成突击队,尽力保证蔬菜货源充足,为家乡人民做好服务工作。
见面会现场,五位故事分享者不仅讲述了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间发生的动人故事,同时还对身边发生的感人事迹做了分享。"口罩"虽挡住她们了姣好的面容,却挡不住内心的繁花盛开。这场特殊的战斗中,无数女性"逆行者"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她们用专业的技能保护群众的安全,用特有的温情安抚着群众的心灵。
据了解,"3·8,听她说"媒体记者见面会是陕西省首场巾帼英雄抗疫故事分享会,现场通过央视新闻移动网、全省107家县(区)级融媒体中心爱系列APP对活动进行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