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农科城里的英雄气 ② | 抗击疫情勇当先

—— 杨凌退役军人投身疫情防控群像剪影

2020-03-20 15:51:54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奕 颉

有一群人,他们在军队历经磨砺锻造,虽然挥别军营,重新出发,但军人底色没有改变,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依旧保持和发扬,他们像钉子,铆在哪里都有力;像基石,铺在哪里都坚实……

他们,就是退役军人。

庚子鼠年新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地肆虐,一场遏制疫情发展和蔓延的阻击战在各行各业打响……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退役军人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彰显军人本色。

“疫”线战士——张波彦

1月30日,疫情防控的战斗号角吹响后,张波彦放弃了退役后第一个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主动申请去了抗疫一线。

通过审核后,他被分配到杨陵区疫情防控消毒组,负责对辖区内的集中隔离观察点、重点场所等进行规范消毒和对确诊患者生活环境进行终末消毒。

2月2日晚10:30分,防控办接到紧急通知,要对几名隔离疑似病人进行流调并消毒。接到任务后,张波彦立即赶到医院,快速穿着佩戴好防护装备,按照分工执行流调任务。紧张忙碌一个多小时后,相应人员的资料已经整理好。之后,他又和医院人员给疑似病人打电话,详细了解目标人员发病前后的接触史、旅行史、曾经去过的场所、外出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发病时间、发病症状、发病过程及就医情况等。有的病人情绪激动,但张波彦始终耐心解释,细心交流,完成紧急流调任务时,已是凌晨一点半。

作为一名拥有24年军龄,今年刚从青海退役的军人,张波彦刚参军就参加了98抗洪,当连长时又率队到玉树抗震救灾,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不论是在部队还是复员回乡,他始终有一颗火热的保家卫国之心。

“你走进医院或者目标区域,还有接近病患时,心里害怕不?”每次执行任务后,常有人这样问他。张波彦憨厚的笑了:“接到紧急命令时,脑子里只想着圆满完成工作,哪里还顾得上害怕。我曾经是一名军人,国有难、召必回、战必胜是我的神圣使命,我必须义无反顾冲锋在前。”

贴心管家——梁有旗

4个商住小区、2个综合办公楼、3个商业街、服务业主3700多户、管理区域55万平方米。

疫情发生后,每天,梁有旗要带领团队奔波在这些区域,负责落实“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协助转运患者,强化封闭管理,做通业主工作,帮助住户购买天然气,维修电源……

1985年入党,梁有旗已有30多年党龄,理想信念坚定,党性修养深厚。

农历大年三十晚,人才公寓7号楼的王先生一家6人从武汉驱车返回杨凌。得知这一消息后,梁有旗立即按照相关规定,与该业主联系,并向其说明疫情防控工作规定,请他们居家自行隔离,并向所在社区、街道办、示范区疾控中心等相关单位汇报。忙完这些,他又为王先生一家生活保障事宜进行再三沟通安排,确保每个细节都考虑周全。他说:“非常时期,小区内2000多户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可不能马虎。”

1月26日(正月初二),王先生两岁的小女儿发烧,梁有旗紧急联系送医。看到救护车进了小区,部分业主表现出了恐慌情绪,梁有旗又赶忙在业主微信群里做解释工作。三天后孩子的检查结果是阴性,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物业工作千头万绪,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梁有旗不顾危险,夜以继日奋战在一线,把疫情防控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小区业主筑起了一道生命安全防线,处处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退役军人的本色。

草根英雄——石岁虎

“老石不仅是个成功的企业家,还是一个低调的大善人。他捐了好多次东西还不愿说,我下乡时看到了。”杨陵区农业园区办工作人员王亚军口中的“老石”就是陕西杨凌圣嫄农庄的负责人石岁虎。

别人称老石是“草根英雄”,老石却说,自己能做的其实很少,“我是退伍军人和老党员,只是尽了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而已。听说武汉缺菜,杨凌是农科城,所以我决定捐两万斤蔬菜,为武汉疫情防控加油!”

能把两万多斤油麦菜、生菜和萝卜,发往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几经辗转,老石联系到了杨陵区农业农村局。农历大年初四,满载蔬菜的两辆大车,加速驰援武汉……

受疫情影响,全国多地口罩难求,尤其是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急缺口罩。得知石家村急缺口罩后,石岁虎第一时间便与部队联系,只争取到了5个N95口罩。老石就把这5个口罩和自己买好的20箱方便面捐给了石家村。

圣嫄农庄已停业许久,为了尽一份对家乡抗“疫”战斗的责任,老石毅然将一笔笔物资捐出。

若以小利计,何必披征衣。在退役军人中,像石岁虎一样的人还有很多。脱下军装,但不褪本色,军人的担当与奉献,深深烙印在他们人生的旅程中……

奉献、担当、忠诚、勤劳,

他们的名字叫——退役军人

登记、采买物资、发放……

疫情期间,杨凌示范区五泉镇斜上村卡点的四名退伍军人任卫超、任鹏超、张江波、张银强,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工作。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斜上村村民实现了“人在家中坐,物资有保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远在尼日利亚支援建设的杨凌退役军人姜超,在得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时,夙夜难寐。他组织同年入伍的战友,联系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求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2005年退伍返乡后,姜超14年来辗转伊朗、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等多个国家,多次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这次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毒,他得知国内医疗防护用品紧张,自己采购了三百个医用防护口罩,但由于尼日利亚局势不安,遗憾无法送达国内。

在他的感召下,中国空降兵杨凌战友联谊会的战友纷纷解囊助力战“疫”。

“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这是杨凌空降老兵们喊出的声音。

来自人民,回归人民,服务人民。

如今,脱下军装的退役军人

正在新的岗位上坚守担当,

正以军人的品格、军人的素养、

军人的行动,书写着新的华彩篇章!

 

编辑:任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