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3 09:31:16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吴 凡
近日,记者从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闻茶座上获悉,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简称杨凌自贸片区)挂牌三年以来,共形成了40多个系统集成性较好的创新案例。
三年来,杨凌自贸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发挥示范引领、探索杨凌模式、彰显杨凌品牌为己任,以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为目标,杨凌自贸片区挂牌以来,始终按照标国际一流标准,推进各项制度创新,用行动书写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答卷。
制度创新的“杨凌速度”
当天新闻茶座会上,杨凌示范区自贸办主任苏亚文介绍,杨凌自贸片区是我国自贸试验区中唯一一个以推动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交流为主要特色的自贸片区,挂牌以来,自贸片区全面落实中省部署,制度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杨凌自贸片区肩负着前期探索和对外窗口的责任,通过加大制度创新和科技合作,我们组建专家智库团队,成立杨凌农业自由贸易研究中心,编制完成《杨凌自贸片区总体性规划》《杨凌自贸片区发展规划》,形成了《金融支持“一带一路”海外农业园区建设》等多项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加大案例培育力度,还形成40多个系统集成性较好的创新案例。”苏亚文说道。
其中,《积极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等2个创新案例受到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以标准化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职业农民培训新模式》等6项案例作为陕西省第二批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多元化农业保险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等6个案例被评为陕西省新一批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贴心服务从不缺席
挂牌以来,杨凌自贸片区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3631方略”,以刀口向内的精神和勇气,改革和创新政府服务工作,通过自主创新、复制推广,协调促进示范区政务服务工作取得新成绩。
“三年来,杨凌自贸片区累计新增外资企业35户,请问杨凌在外资企业入驻过程中,具体提供了那些便利?”在记者提问环节,面对记者针对外资企业入驻环境的问题,苏亚文表示,杨凌自贸片区对企业的贴心服务从未缺席。
Δ荷兰诺宜畜牧设备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薛鹏来杨凌自贸片区办理入驻手续
据了解,三年来,杨凌自贸片区全面完成承担的61项自贸试验区建设试点任务,率先完成225项省级委托下放事权的承接落实工作,累计办理各类事项2万余件。并全面完成首批“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累计办结事项达1400余件,同时,设立西北首个“出口退税流转金”,全面实现“当日办结、当日退税”,并制定出台《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国际农业创新港企业入驻优惠政策(试行)》,进一步吸引更多企业集聚杨凌。
苏亚文表示,杨凌自贸片区将围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深化自贸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
借道自贸区对接国家战略
成立自贸区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我国经济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杨凌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为重点,杨凌自贸片区以“一带一路”海外农业国际合作园区为载体,努力培育海外农业园区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国际农业产能合作与人文交流。并持续推进职业农民“走出去”培训,打造贸易服务平台,目前已有农一网、弘本农业,特别是年产值1.4亿元,出口额3000万美元的陕西佳天纺织等外贸企业入驻发展,国际合作深入开展,外贸活跃度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杨凌自贸片区累计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877户,其中新增外资企业35户,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31户。2019年,示范区实际利用外资额完成3841万美元,同比增长76.8%;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完成10.9323亿元,同比增长33.87%。
自2017年4月1日揭牌至今,杨凌自贸片区在制度、贸易等一系列领域先行先试,推出一系列扎实的举措和政策,以更优越的营商环境稳外资、稳投资,吸引外资持续涌入,取得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的同时,让杨凌自贸片区的“朋友圈”日渐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