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河东薯王”任英杰

2020-03-30 17:56:31   

5000平方米育苗大棚,150平方米高标准实验室,20万公斤红薯储窖,100亩整合的各类土地。这就是任英杰的脱毒红薯家庭农场。短短三年时间,他自培自繁,累计向国内市场提供各类脱毒优质红薯苗上千万株,直接增产商品红薯上万吨。英杰脱毒红薯家庭农场成为晋南最大的优质红薯苗供应基地,他也被业内人士誉为“河东薯王”。

今年50岁的任英杰是河津市樊村人,自幼喜爱侍花弄草,家里的盆盆罐罐成了他的试验田。中学毕业后,正赶上“有水快流”的发展年代,他贩煤炼焦,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95年,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实施,他审时度势,主动转型进入设施农业领域。为了尽快掌握先进技术,他先后奔赴南京、北京、山东等地拜师取经,大胆引进大棚无土栽培技术,进行实验推广,走出了一条高科技栽培之路。在当地主管部门的引导和大力推动下,河津日光温室无土栽培一度领跑全国。1999年,全国无土栽培现场会在河津召开,来自各地的农业专家参观了他的无土栽培蔬菜、草莓、红薯苗后,纷纷伸出了大拇指。任英杰作为本土无土栽培专家,也多次代表地方参加地市农博展览会,先后被评为“河津十大杰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十佳岗位能手”“运城十大农科状元”“河津乡土拔尖人才”“河津三农人物”等。

然而,荣誉和鲜花仅仅代表成功,但却代表不了市场。当时,人们的消费观念还普遍落后,他的无土栽培蔬菜、草莓等虽然投资大、品质高,但市场价格却与普通农产品差不多。培育出的秦四优质红薯苗,一株不到一分钱。十年的努力,他花光了手中的全部积蓄,却没有带来新的收益。2004年,任英杰拆除了自己的十几个无土栽培大棚,重搭台子另唱戏,在樊村街上开起了门面,主要经营婚庆用品。三年后,他投资百万,建起了自己的婚庆用品生产车间,到2013年,已发展成为晋南最大的婚庆用品批发企业,产品热销运城、临汾、陕西渭南等地。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任英杰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一天早上,他打开店门,发现附近有位老人在卖红薯苗。上前打问价格,一株可卖到二毛钱。与自己当年相比,价格整整翻了二十倍,而薯苗还是当年的老品种。回到家里,他习惯性地打开互联网,搜索“红薯”二字,发现国内红薯市场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品种多种多样,而且屡屡更新换代。沉思良久,他决定再干回老本行。他的想法亲朋好友一致反对。朋友劝他:改行三年穷,农业的事咱又不是没干过,那块云里不会有雨。连一向支持他的妻子也嗔道:“放着好好的婚庆生意不干,非要撞到南墙才甘心!”

任英杰这次是铁了心,他决定与妻子分头行动,由妻子负责打理婚庆生意,自己专门进行薯苗繁育,发展家庭农场。2014年春季,任英杰兴致勃勃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第一炮又打哑了。他从陕西引回的秦四种薯,由于多年未更新换代,病虫害严重,出苗稀不说,许多种薯还未下地,就出现黑斑病害,4万多元的种薯只得全部倒掉。任英杰没有气馁,到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等红薯产地进行考察,又引进一批高剪苗,并承包了50亩地进行栽植,后又购回了红薯收获机,以减轻劳动量。没想到,这次又是付出了血的代价。秋季收获红薯时,由于红薯收获机设计不合理,链条裸露在外,任英杰操作时,不小心摔倒,一只手落在了链条上,左手食指指头生生被夹断。许多人以为,这下他肯定会灰心后退的。但他却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养病期间,还奔赴河南参加中原甘薯盛会,交流经验,学习技术。

2015年春,任英杰决心自建脱毒红薯繁育基地,承包了村南一个废弃砖瓦窑,新建了8个共5000平方米的育苗大棚,两个大型储窖,引进了日本红东、秦薯系列、济薯系列等多个良种进行繁育。首批高剪苗长势喜人。由于高剪苗首次在当地市场亮相,农民们栽惯了有根的薯苗,对这种新技术普遍不接受。他便带上薯苗到各乡镇和集市进行推广,积极宣传,甚至提出“免费送苗试种,产品全部包收”的口号。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建起了全国千人红薯种培微信群,帮助种植户排忧解难,顺畅销路。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这次他终于取得了成功,当年,100万株薯苗销售一空。

长期育苗的实践,使任英杰深深体会到,创新的关键还是要有核心技术。而作为一个普通农民,这正是自己的短板。2016年,二儿子参加高考,他鼓励儿子报考山西农业大学,主攻育苗技术。送儿子入学时,他借机向农大教授进行请教。当了解到他的经历后,教授们破例带他参观了学校的试验室,并从大一开始,允许他的儿子与在校研究生一起参加育苗试验。

由于传统育苗设施投资大,历时长,栽培季节又适逢春旱低温,影响成活率,2017年,他打破常规钻研探索,投资50余万元,按省级标准建起了自己的育苗试验室。寒假期间,儿子与他一起进行组培技术攻关。历经三年的努力,任英杰目前已掌握甘薯茎尖组织培养脱毒原原种全程技术,成功培育出各种脱毒优质薯苗20多个系列品种,涵盖甘薯产业开发各个领域,年育苗达300万株。除了满足本地市场外,每年外销脱毒薯苗150余万株,买家遍布全国各地。他研究出的脱毒微组织直播技术,目前正在申报国家专利。

通过任英杰数年来的辛勤传播和带动,目前甘薯产业化栽培的“脱毒高剪、起垄覆膜、化控促放、升值存贮”一系列丰产轻简化技术在河津大地大面积普及,为全市步入红薯标准化栽培、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奠定了基础。他的实验室成了农村与高校、农民与专家联系的桥梁,一些稀有品种通过实验组培得以存留和发展。

下化乡乾泽坡村是河津优质红薯产地,相传唐朝时,该村所产红薯属于贡品。每年秋季,红薯收获后,经黄河渭河船运至长安,送入宫中。但由于红薯品种退化严重,多年来产量极低,原种近乎失传。任英杰得知后,主动与村民联系,采回三株原种苗,经过组培,去年繁育出千余株脱毒红薯苗,栽植后反应突出,市场上,一斤红薯可卖到15元。目前这一优种红薯原种就保留在他的试验室内,随时可以大面积繁育种植。今年,他还通过试验,培育出各种优质草莓苗10万株,秋季即可上市销售。

2019年,任英杰注册成立了山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脱毒组培实验室为研发龙头,带动农户发展脱毒良种生产基地、高端优质商品薯生产基地、烤薯及加工专用甘薯生产基地。今年,他决定延伸产业链条,从脱毒薯苗到商品红薯,再到薯类加工全面发展,为河津红薯产业发展再铺新路。

吴晓征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