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满满都是科技范儿!省级媒体采访团探访杨陵“智慧”葡萄园

2020-04-30 09:35:30   

“我种的葡萄不管左右还是高低一样整齐,就像军人的站姿一样。”4月28日,当省级媒体采访团走进杨凌高科农业体验园时,该体验园的负责人李海平如是说。这位善谈的中年人退伍后,钻研果蔬种植已有十多年。

5.jpg

据他介绍,现在一产种植果蔬收益已经相对稳定。为响应国家和区上的号召,园区正在推进“三产”融合增加收入。园区已建成观光长廊、住宿、餐厅等设施,在观光长廊上可以看到园区所有品种的葡萄,让园区成为观光旅游的打卡地。

2.jpg

刚进门正在建设的产品包装车间后期可以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观光、采摘、农耕及产品制作等现代农业全方位体验,形成一、二、三产融合链条,为现代农业注入活力。

李海平种的葡萄走的是高端市场,对于这样做的原因,李海平不无骄傲地说,“现代农业看杨凌”,因为杨凌农业品牌很亮。杨凌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做背书,通过区校融合,他们体验园的先进种植和管理技术都能及时得到专家指导。

3.jpg

“每颗葡萄树上只留五串葡萄,七个叶片一串葡萄,这么精细的种植,我还是第一次见。”听到李海平讲解说,这既能够为葡萄提供足够的营养,又能保证葡萄光照充足,色泽鲜艳,品质领先市场上普通葡萄一大截,采访团里一位记者非常惊讶。

8.jpg

李海平介绍,依据品种不同,体验园里的葡萄每斤价格从10元到60元不等,有一款新培育的名叫“早蜜”的葡萄,成熟早口感甜,吃完后口腔和鼻腔充满玫瑰花香,是不少女性消费者的最爱。

1.jpg

记者团一边参观,“主人”李海平把我们带到“物联网”控制室介绍说,在园区管理上,2015年园区投资150万元引入“物联网系统”,通过系统传感器采集大棚内湿度、温度等数据后,设备自动操作,适时滴灌水肥,对作物“精细喂养”。原来每月用电两万元,现在三五千元就够了,水、肥和人工也节约不少。智能化不仅成本降下来了,质量还上去了。每天在控制室内就可以看到每个棚内作物的各种信息数据,园区通过“物联网系统”在作物管理上基本实现了自动化。

据了解,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杨陵区立足“三农”初心不改,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调高、调精现有农业产业,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三产融合,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全力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